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患病影响

中老年人太极养生的窍诀

太极拳是中国人的瑜伽术,是心性展现真善美的舞蹈艺术。老年人习练太极拳是为国为民,自利利他。

太极拳是优秀的传统养生术,对太极拳进行养生推广,是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练太极拳对身法有较严格的要求,对于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来说也是一道门槛,人老筋骨气机开始退化,少年儿童则气机筋脉不足。如何让太极养生普及?能否量身定做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相应普及民生的太极养生法呢?

根据老年人的气脉筋骨及心态思想实际状态,对传统的太极拳走架,可进行一种变通接轨和修正,尽量减少老年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负担。

老年人如何走架运化意气神呢?

人老了,首先左右脑失去平衡,左脑断路易发生痴呆症。人的一生两次右脑起主导作用,即童叟时期。孩童之所以可爱,是左脑自我意识淡薄,心中无我,无亲疏之别;随着年龄增大,自我意识形成思维抉择,人生一路走来左脑大用,岁月流逝又逐渐随之老化,发生返老还童,右脑再现作用。右脑令老年人易激动感性,追忆感怀和发呆,出现非常规现象,后辈难以理解,造成一个家庭的动荡和不安。太极拳健身,重点当是如何去养护老年人?人老心有所依,身有所靠,安度晚年,太极养生是老年人最好的伴侣。

人老了,其次还表现在心脏功能上的退化,心脏如一台发动机,有时间表。运动员过度挑战极限会加重心脏的负荷量。人到了中年开始衰败,所以要减缓心脏的工作频率,减轻心脏的压力,太极拳具有这种功效。姑且说人到老年,很常见的问题是:高血压、心肌衰竭、冠心病等。老来苦,老来病痛是苦中苦。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要点当在何处?

如何让老年人的左右脑平衡?首先是让左脑休息,右脑启用,修复心脏,让心脏充满气机。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心跳,更是宇宙大磁场直接的端点通道。心脏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西方解剖学所表述的,还有一个是隐形的无限空间气机的含义。老年人如何安心呢?是要强化老年人的心脏气机,调节左右脑平衡,倡导太极养生,当要围绕此主题确立养生之道。

如果以传统身法锻炼,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身体二次损伤,加速骨骼的磨损。常见有些中老年人练太极拳,膝盖损坏了,心气堵胸口并且耗能。传统太极拳实际上是养生导引术,如果能这样对待认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大善事。

老年人如何进行太极拳走架?传统的太极拳架是有高架和低架之分,低架强调开大胯,会增加膝盖的压力,有一定难度。老年人走架,不必要求低架,可采用自然步法即可。武式太极拳小架是不丁不八自然步,用自身步伐尺寸丈量移动距离为准,遵循自身自然规则为根本。

传统太极拳以养生为本、以和为贵,以散步休闲的心态虚实走化。走架也是活步桩功,在桩功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开合运化。比如说两只手抱球时,根据人胳膊的长短,如同抱一个空气球在运转。切记:上不至鼻尖,下不过脐,左右各管一边,伸手不过膝。劲道走下弧的手不能低于心窝,立掌坐腕与胯骨相吸相照相合,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心处懈气。

人老了,左脑常短路、眼睛昏花、身体不灵巧,但耳根相对好主使。走架时尽量用耳根微细意念观照照海穴气机的导引。比如搂膝拗步的弓步,先采用稍息步,后腿坐胯,前后脚承受腰胯的压力而平衡;顺接左耳根反闻听劲化虚,先听前脚照海穴(注:照海穴是阴跷脉的原始穴,平时多按摩,可以降血压,降虚火,强化心脏,可以强肾命门和丹田气机);再顺接反闻听劲时,腰胯不动略夹紧尾闾前送令脚下生根,顺应做上身功夫,掌控大包穴气机,腋窝横向撑开,心气横向放空,因为地球的重力从上到下,如果从上到下放松,很难放松。

人的意念力是不可思议的,横向意念能化虚重力的压制,让人在这个重力中得到轻灵。在中医穴位上,可通过身体的经络穴位进行养生和观想,如同用意念在经络上针灸、按摩。大包穴不能直接平面撑开,要肘尖旋转撑开,如雄鹰展翅与空气互动。大包穴可直接调整心脏的气机,走架时肩和胯由大包穴和脊背掌控气机走化。比如说在做懒扎衣时,不是手在比画,是躯干的气机在运化,并且由胯开合推动,如双手掌托起上身气机运化,即胯太极拳走架。老年人养生不要太注重招式,心念要意会平圆和立圆的转化,撑开抱圆中正,如熊猫抱球在玩,就会产生气机。

不论诸流派太极拳如何走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hbyx/12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