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成果:患者食、睡、拉改善,智力、运动、语言能力改善,并可长期稳定疗效,避免复发中风或发生老年痴呆症。
人类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中风后遗症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中风后遗症患者越来越多。有3位居住在佛山市禅城区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单程近百公里前来就诊,都有显著疗效。兹录如下:
中年男性,现年56岁,住佛山市禅城区。
年1月27日中风,医院治疗,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出血、左侧额颞叶脑挫裂伤、高血压三级、乙肝小三阳、右侧偏瘫、混合性失语。开颅手术治疗,摘除左侧颞骨骨瓣。年6月17日再次入院,施颞骨缺损修补术。
年3月23日首次来诊,是坐轮椅来的。扶助力栏杆可自主从座位站起,可缓慢挪动。语言不利,发音不清。自诉睡眠欠佳,上床后30分钟~60分钟方可入睡,半夜会咳醒。出院一直服用降压药、降脂药、胞磷胆碱。血压值mmHg/65mmHg。
经13个月治疗(入院接受颞骨缺损修补术期间暂停),逐渐好转。目前症状是: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没有咳嗽、半夜咳醒症状消除。发音较为清晰,可辩,但未达完全正常水平。可单手柱杖缓慢行走。
老年男性,现年71岁,住佛山市禅城区。
共中风4次,年1月第一次中风,最近一次发生在年3月。医院诊断伴发高血糖、高血压。出院后服用培哚普利、二甲双胍、格列齐特、二氢麦角碱、阿司匹林治疗。
年4月6日首次来诊,轻度偏瘫,右手右脚不利,会自主缓慢、艰难行走。寡言,说话发音时清时不清。神情淡寞。血压mmHg/66mmHg,自测早晨空腹血糖5.4mmol/L。睡眠欠佳,入睡慢,易醒。
经13个月治疗,身体有较大好转,治疗期间曾经发生头痛。目前患者的症状是: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右手右脚比原来灵活,走路较为便利、有力,不需拄拐杖。但手脚都没有恢复到完全正常的水平。降压药、降糖药已减量,血压血糖稳定。说话发音比原来清晰,可辨。
这个医例患者原来已发生中风4次,治疗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防止复发。患者接受治疗后未有复发。
治疗过程出现一定程度的头痛,是因为药力上头、入脑造成的,是这种治疗方案的常见现象,是一个过程,待头部、脑部经络被疏通之后,头痛症状消失。
老年女性,现年82岁,住佛山市禅城区。
10多年前中风住院治疗,出院后,高血压、健忘、说话口齿不清,舌头在口腔内持续不自主晃动,两腿乏力,不能自己走下楼梯。可平路行走,走过的线路呈之字形,食欲欠佳,便秘。当时经过中药调治,食欲、大便正常,可自己下楼散步,行走成直线,血压恢复正常,停服降压药几个月血压仍正常。
年9月19日患者来诊,自诉:经常头昏、难入睡、睡眠浅、易醒。经常心悸、无食欲、便秘,四五天大便一次。服两种降压药,血压波动大,时高时低。不敢走下楼,扶墙扶椅可行走。在家人看护下可行走,行走路线呈之字形。检查血压mmHg/mmHg,舌头持续快速晃动。体形消瘦。
经过治疗,食欲正常,每天有大便,睡眠入睡快,睡得熟。舌头基本无不自主晃动,走路成直线。
其最大的改变是,食睡好,智力无衰退,舌头基本无打转晃动。这样的老人,最容易发生脑萎缩并逐渐加重,继而发生老年痴呆症。这个患者发生中风之后至今已有十几年,但没有发生老年痴呆症。目前,患者自测收缩压约mmHg,舒张压约90mmHg。
以上三个医例,反映了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成果:患者食、睡、拉改善,智力、运动、语言能力改善,并可长期稳定疗效,避免复发中风或发生老年痴呆症。
其实,如果没有满意的疗效,这三个患者也不会长年跑远途来就诊。
有关治疗方法,请参阅拙作《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化方案》。
年5月4日夜于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