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上去很健康的人,经常忘记有没有吃过早餐,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亲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他们时而暴躁易怒,时而自私多疑,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哭笑无常……
数百年前,这些人被咒骂为魔鬼附体的“疯子”或“巫婆”,很多还会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疯人院中。
直到年前,精神病学的发展和显微镜等科研手段的进步,让人们逐渐正视这种疾病,并开始寻找疾病产生的根源。
污名与人道
暴风雨中,李尔王仰天怒喊:“雨、风、雷、电,都不是我的女儿,我不责怪你们的无情;我不曾给你们国土,不曾称你们为我的孩子,你们没有顺从我的义务;所以,随你们的高兴,降下你们可怕的威力来吧,我站在这儿,只是你们的奴隶,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老头子。”
莎士比亚笔下,被女儿们驱逐的李尔王疯狂而暴躁,被后世揣测为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
可怜、衰弱、无力、遭人贱视,从这一古典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精神疾病患者当时的大致处境。
在精神病学诞生之前,包括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内的精神病患者,不仅面临着身体上的折磨,同时也面临道德上的污名。人们将这些“疯子”囚禁在牲口棚里,有些地方还专门修建了疯人院。
直到法国医师、现代精神医学之父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Pinel)出现,精神疾病患者的境况才开始有所好转。
年,皮内尔的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朋友,在疾病发作时从精神病院逃出,最后自杀。朋友的死让皮内尔倍感震惊,他由此决心从事精神病学研究,并在一所私人精神病疗养院里谋到一个职位。或许是因为朋友之死带来的影响,皮内尔一直主张用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疾病患者,并认为精神病不是魔鬼附体,而是由情绪障碍所致。
年,皮内尔接诊了一位34岁的女性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这名患者存在记忆力严重减退、言语功能丧失以及不能行走等症状。这些奇怪的症状引起了皮内尔的注意。患者死亡后,皮内尔通过尸检发现,患者的脑组织中充满液体,大脑明显萎缩。之后,他在描述患者病情时,将其称为“痴呆”(demence),现代医学中的“痴呆症”(dementia)一词由此出现。
第一个百年
在皮内尔的这次发现之后,年里,人们给予了痴呆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