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谢哲陈映平通讯员江澜
9月21日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又称“世界老年痴呆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痴呆的发病率约占老年人口的3%-5%。正在走进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老人意外走失、意外摔伤死亡、因病而过早变成“傻子”的事层出不穷。遗憾的是,不少人仍把老年痴呆症当作是正常老化的记忆力衰退现象而置之不理,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开始忘开始忘事了,是老年痴呆症还是老了记性减退?
“我最近特别容易忘事,老是记不起来家里的东西放在哪里,会不会患了老人痴呆?”记者日前在医院举行的老年痴呆义诊活动上,72岁的苏女士在咨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时头一句就这样问。她说以前公交车回家线路站点记得一清二楚,现在却常常忘记下一个站的站名,老怕下错车。“发现自己记忆力下降,老爱忘事。”这是当天许多到场咨询的老年人的共同疑问。
今年54岁的李女士已经因老年痴呆症入院治疗两次,但由于家中还有病人需要照顾,因此并没有很好地接受系统治疗。“我原来是一名会计,以前算数可厉害了,数字过脑不忘。但自从患上这个病后就不行了,最近忘性越来越大了,买完菜以后走到下一个档口就不记得上一个档口买菜花了多少钱。”她认为不能再拖了,向医生表示希望能住院进行系统治疗……
据介绍,目前全世界约有万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一半在亚太地区),且每年以万新增病人速度增长,相当于每7秒钟就增加一位新病例。老年痴呆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机会越大。65岁以上人群中有2%-5%几率发生,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达40%-5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陆正齐指出,不少人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仍然十分局限,常把老年痴呆症当作是正常老化的记忆力衰退现象。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衰退是正常现象,但记忆力衰退同样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早起症状,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正常老化的记忆力减退是部分忘记,能记得去了公园,但不记得详细做了什么,而痴呆症则是完全忘记去过公园这回事。
痴呆症和记忆减退的区别: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正常老化的记忆力减退
曾发生的事件完全忘记部分忘记
按照指示行事 不能能
生活自理逐渐不能 能
交流能力越来越差 能
行为及人格改变有幻觉、妄想且人格改变 无改变
处理财务问题不能处理好偶尔忘记定期付费
清楚日期经常混淆季节和日期偶尔忘记日期,但事后会想起来
患上痴呆,一年一年从轻度发展到重度
当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到医院应该看哪个门诊?“我国的诊断率才达23%,选择正确的门诊很重要。”陆正齐介绍,“随着老年痴呆症群体的增多,医院为此开设专门的门诊科室,如我们开设了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医院没开设相关门诊,可到神经内科、精神科、老人科门诊咨询。”
彭立胜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渐进的老化过程,轻度和中度患者经过治疗会延缓疾病的进展,甚至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但由于老年痴呆症是慢性病,长期治疗才能延缓疾病进展,不建议病人或家属因服药后疗效不明显而中断治疗。以下是老人痴呆从轻度发展到重度的表现——
轻度:1-3年,表现在最近的事情容易遗忘,丢三落四,不能独立进行购物,对新事物很茫然,但是仍然能做一些熟悉的日常工作,生活自理。
中度:2-10年,记忆力下降比较严重,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转头就忘,出门后找不到家,甚至找不到家里的厕所等,生活只能部分自理,比如穿衣出现困难,或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记得时间,出门常忘记住哪,很容易迷路。
重度:8-12年,仅有一些记忆片段,智力严重下降,生活完全不自理,吃饭、穿衣、洗澡都需要他人照顾,大小便失禁,失去时间、地点概念,甚至不认识熟悉的人,不知道时间和地点。
目前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和心理治疗。医院彭立胜研究员介绍,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改善和提高躯体功能、控制症状的加重、使患者更舒适是目前治疗的目的。“因此,老年痴呆症的早诊断十分重要,但在临床上家属带来就诊的老人有2/3以上已属于痴呆中晚期,智力缺陷十分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已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责任编辑陈映平谢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