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疾病病因

基因科普老年痴呆症基因检测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障碍为核心的慢性、进行性老年疾病,主要神经病理特征为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AD患病率逐年增高。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会导致人的认知记忆、定向、判断和推理等功能衰退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般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截止年,全球已经有2.66亿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过万人。预计年,全世界每85人就有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的第四大死亡杀手,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逐渐成为我国老年人的最大阻碍。同时,也对世界各国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遗传性老年痴呆约占所有发病人数的5%以下,且病发时间比非遗传痴呆症提前,往往在40-50岁就显示出痴呆综合征。而医学遗传学的目的,就是分析与研究基因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关系。基因是我们血脉相传的纽带,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外貌体征,也蕴含了我们家族以及决定我们生、老、病、死的遗传信息。发现疾病基因并应用于疾病的超早期预警,以便早期及时的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和推迟疾病的发生或及时采用靶向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对疾病基因的DNA测序和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疾病的SNP位点,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干预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因此,研究并了解基因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将会为医学界找出治疗方法提供巨大的贡献。

检测与人类老年痴呆症相关基因(ApoE,TOMM40、APP、PSEN1和PSEN2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情况,为预防老年痴呆症提供参考。其中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变在家族性早发型AD中占百分之五十。载脂蛋白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老年痴呆症需要检测的基因

载脂蛋白APOE

美国俄克拉荷马的科学家认为是人体内载脂蛋白酶E2(简称为AP0E2)的过分活跃导致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老年痴呆症中,患者大脑的斑点影响了正常思维活动,这些斑点是一种小型“β一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成的。Aβ具有神经细胞毒性,如果Aβ在大脑中,特别是在与认知记忆密切相关的部位如海马区和大脑皮层,发生异常积累和聚集时,就会导致这些部位的神经元细胞发生功能紊乱和死亡。当神经元的死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使人的认知记忆发生障碍,从而发生老年痴呆症。这种β蛋白由一种名为app的蛋白质分裂得到,而载脂蛋白酶E2就是加速app蛋白质分裂为孛他蛋白的罪魁祸首。

研究发现,CUTA这个蛋白可以影响Aβ的生成。CUTA如果发生异常,就可能通过影响Aβ在大脑中的水平,导致疾病发生。因为载脂蛋白APOE:ApoE是一条含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有i种异构体E2,E3,E4,所以除了E2之外,还有其它的蛋白酶。三者之间的差别是多肽链上一级结构的和位上的氨基酸结构的不同。ApoE3的位是半胱氨酸,位是精氨酸。ApoE2两个位点均为半胱氨酸,ApoE4两位点上均为精氨酸。ApoE位于19号染色体上。若携带一个εe4等位基因,发病风险增加2-3倍。携带两ε4等位基因,发病风险增加12~15倍。ApoE4与50%的老年痴呆发病有关。84与降压药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痴呆和AD的发病风险,84可部分的降低雌激素对AD的保护作用。一个可疑的患病个体携带ε4,预测的准确性可达94%~98%。

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M40

TOMM40名为线粒体外膜转位酶,编码为TOM40蛋白。该蛋白参与胞质内外地交换。可以提前5-7年预测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时间。T0M与ApoE连接于19号染色体上,其核苷酸T(poly-T)的重复个数,与发病的年龄密切相关。ApoE3/3可连接含有12一16个poly-T的TOM40,也可连接含29~37个poly一T的TOM40。ApoE3与含有短片断poly一T的TOMM40相联接,其发病时间一般在77岁以后。当ApoE3与含有长片断poly一T的TOMM40相连接,其发病时间大都在70岁以前,而ApoE4只与含有长片断poly-T的TOMM40连,且其与90%的LOAD发病有关。另外,对中年人的L0AD的预测性研究表明。TOMM40的poly-T长度的基因多态性,也与中年人的记忆力相关。长于21个poly-T的TOMM40的基因携带者的记忆力,较短于21个poly-T的TOM40的基因携带者的记忆力差。老年痴呆的前期症状往往在中年时就有所表现,表现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减退。对中年人进行头部CT研究发现,在大脑的楔前叶和腹后扣带回的位置,长poly-T的中年人较短poly-T的中年人的灰容量明显减小。

APP、PSEN1和PSEN2基因

研究报道,有50%的早发型老年痴呆患者,在APP、PSI和PS2有基因突变。早发型老年痴呆的发病年龄在29-6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4岁。早老素基因大因1(PSEN1)位于人类的14号染色体上,编码早老素蛋白1。该蛋白可以将化学信号由神经细胞外转移到胞内,与大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成熟有关。该基凶有超过个基因突变位点与早发型老年痴呆有关,且70%的早发型老年痴呆患者有该位点的突变。发生突变的PSEN1会导致APP蛋白的分解异常,而产生过多的β一淀粉样蛋白。该蛋白在脑内的斑块状沉积是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老年痴呆症状及体征的原因。有25种APP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早发型老年痴呆,约有10-15%的早发型老年痴呆与APP基因的突变有关。APP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一淀粉样蛋白的增加或是一-些个更长或,是粘性更大的多肽产生。这些异常的蛋白在大脑中形成蛋白斑块。PSEN2基因有11种突变与早发型老年痴呆有关。两种常见的PSEN2突变分别是:位的天门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和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这两种突变都会干扰前淀粉样蛋白的代谢,从而在大脑巾形成斑块,造成细胞毒性。但是,同一家族中,PSEN2的基因型的突变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年龄不同。而其他的环境素也会影响发病。

肥胖基因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FTQ基因(肥胖基因)使人容易发胖并导致糖尿病,而肥胖和糖尿病则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为了进一步证实FT(堪因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联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该国多名原本身体健康的7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老人中有人在此期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其中带有FT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3倍。

其它基因

除了上述研究的比较深入和影响较大的几种基因外,还有一些相关联的基因。美国报道MS4A4/MS4A6E、CD2AP、CD33和EPHA14个新基与迟发型老年痴呆有密切的关联性。

总结

目前,中晚期的老年痴呆病人很难取得治疗效果,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推迟发病的唯一手段。但该病早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与正常衰老之间没有鲜明的界限,很难及时为患者确诊。老年性痴呆病人子女的患病危险是一般人的4.3倍。因此,若能及早检测老年性痴呆易感基因,为疾病的确认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才能够使我们远离老年痴呆,幸福健康度过人生。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jbby/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