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广告?——
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我却见不到你。
-01-
去年8月18日,某小区内,一对老夫妻双双死亡多日后,才被闻到异味的邻居发现。
生前,这对老夫妻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着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
老爷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是小学教师,身体不太好。
平日里,老两口相互照顾。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
警方勘测的结果指向:数日前,老太太突发疾病倒在客厅身亡。而老先生因痴呆无人照料,不幸离世。
即便,他们膝下有三个孩子。
原来,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父母也难见到子女。
这世上还有一种悲剧,是马路这边的父母双双死亡多日,马路那边的子女还蒙在鼓里。
-02-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人,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她不知,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不过是生儿育女,勤劳责己,不添麻烦,最终,却活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
-03-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
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平米的房子。
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
儿子们除了请假回来照顾几天,很快就迫于工作和生计压力,杀回北京。病床上的老两口,只能相互打气,彼此搀扶。
出院后,儿子们谁也不主动提出“到我家来住”。内心骄傲的老夫妇,也不愿过度打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最终让他们选择了养老院,并最后一次立下夫妻之约: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一定想尽办法紧随其后。
这是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给彼此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有子女者,尚且如此。无子女者,只会更难。
-04-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你记事簿第一条的位置,应该留给父母。
多少人的手机记事簿里,写着工作的要事、孩子的愿望、家庭的开支、老板的指示,但鲜有人记着父母的需求。
从今天起,在你手机记事簿里,写下每一天或两天给父母打电话的提醒,写下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回去看父母的行程,写下父母最需要的物品和药品……
你的举手之劳,就是他们的晚年依靠。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
酸甜可口、营养多汁
“甜过初恋”的赣南脐橙预售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