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学家在斯德哥尔摩牙医大会上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人体疼痛的牙齿被拔掉时,人的部分记忆也被拔掉了,可是会让记忆力越来越差。为什么呢?
瑞典研究团队集结心理学、牙科与脑神经内科的专家学者,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对近名年龄落在35岁至90岁的志愿者进行调查,针对牙齿健全者和牙齿被全部拔除、使用假牙者的记忆力进行研究。
专家发现,这名教育、年龄、疾病史等其他背景相似的被研究者,牙齿健全者的记忆力明显比被拔除的人要好得多。心理学副教授表示,因为缺牙或拔牙会导致切通往脑部的神经受损,进而影响记忆或某些大脑功能,罹患老年痴呆等退化症。
大脑有两种长期记忆存储模式,即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当人们被问及某一个电话号码时,我们可回忆起来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非陈述性记忆很多时候不是由清醒的意识,而是潜意识控制的,难以以语言表达,如,如何握笔、如何在脚踏车上平衡。虽可把这些过程、技术、细节传授,但是,当自己在「调用」这些记忆的时候,你并不需要经过意识层面的处理,而且这些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难忘记。
专家解释,这两种记忆的产生,主要发生在大脑的「海马回」,海马回存在大量的神经细胞,有类似资讯转换站的功能。举例来说,如当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吃卤肉饭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会接收到卤肉饭的色香味等各种感知觉讯息,它们会把讯息传递给海马回。一旦海马回接受刺激,神经元就会逐步形成持久的网路连结而形成记忆,如果没有强而有力(如,卤肉饭不好吃)或持续的刺激(只是偶然吃一次),大脑接收到的资讯就会自动消失,就记不住卤肉饭的味道了。
而随着年纪增大,大脑功能会衰退,短期记忆力也跟着衰退。而研究证实,咀嚼的动作可以增加大脑海马回细胞的活跃性,防止老化,进而预防老人痴呆。英国研究也认为,多咀嚼可加快心脏运动,使脑部荷尔蒙分泌增多,从而提升记忆力。
此外,咀嚼还能促使唾液的分泌,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对此,牙医学博士陈医师说,吃饭时多咀嚼、饭后漱口,都可帮助维持脑部活力;而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多咀嚼可促进大脑发育。所以缺牙越多,人的咀嚼功能就越差,由此会对记忆力产生间接影响。至于拔牙本身,是不会直接损伤脑神经导致记忆力衰退的。
研究团队相信,缺牙者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的要差很多,因此,专家认为,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忆症的原因之一。此研究结果和日本科学家的研究不谋而合,被拔掉牙齿的小白鼠记忆力明显不如牙齿健全的同类,且大脑皆有受损。
END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白癜风早期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