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以及如何吃饭(上)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斯坦福高效睡眠法》《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如何学习》《饮食术》《巨人的工具》
一、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普通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小于8小时,大城市的上班族,即使做不到8小时睡眠,也要保持在6个小时左右。睡眠不足的危害极大,《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开篇告诉我们:每晚的规律睡眠时间小于6-7个小时,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患癌症的风险将会增加一倍以上。睡眠不足,也是决定是否会患上阿兹海默症的一个关键生活方式因素。睡眠不足,也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促使跨入糖尿病前期的行列。不仅如此,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
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说过: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作者马修·沃克在书中介绍到,睡眠充实了大脑的各种功能:学习、记忆、做出逻辑决定和选择的能力。睡眠也慷慨地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重新校准大脑中的情感回路,使我们第二天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人际和心理方面的各种挑战。
睡眠会补充我们的免疫系统,帮助对抗恶性肿瘤,防止感染,抵御各种疾病。研究发现,健康有三要素:睡眠、饮食、运动,其中睡眠是最重要的。大量的科研突破和临床实践数据,发现睡梦在调节情绪、激发创意、修复创伤、预防疾病等方面的惊人表现。
要想使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每天的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对抗死亡的最佳方法。人类的衰老和死亡从生物学上讲,是基因的活性出现了问题。睡眠不足时,基因的活性就会改变,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的活性就会变强,而和免疫相关的基因的活性就会变弱。睡眠不足会改变遗传物质DNA的物理结构。DNA在细胞核内呈双螺旋结构,DNA两头有一个保护结构叫端粒,端粒是保护DNA遗传密码的。当睡眠不足时,DNA两头的端粒就更容易遭到损伤,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就会损坏到遗传密码,人就会衰老、死亡。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分为四部分:睡眠这件事,你为什么要睡觉,梦的产生和原因,从安眠药到社会变革。最后,作者还结合自己的实际,给出了12条健康睡眠小贴士:
1、坚持固定的睡眠时间;2、锻炼很有益,但不要在一天中太晚的时间进行;3、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4、睡前避免喝酒精饮料;5、深夜避免大量进食和喝饮料;6、尽量避免使用会延迟或者破坏睡眠的药物;7、下午3点以后不要午睡;8、睡前放松;9、睡前洗个热水澡;10、保持卧室幽暗凉爽,并且不要放置任何电子产品;11、适当晒太阳;12、醒着时不要躺在床上。
一直以来大家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即今晚缺失的睡眠明天早上补觉补回来就好了,斯坦福教授在《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一书中告诉我们,我们永远不能把之前失去的睡眠着补回来。周末用大量的时间补觉是没有用的,而且甚至可能会破坏掉你的生物钟。
睡眠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它占据了我们整个人生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一份工作,我们有很多事情只能够在睡眠中去解决的,你醒着的时候你的身体没法完成这些任务,只有睡着了才能够完成这份任务。
睡眠有两部分,一是叫作REM,快速眼动睡眠,二是叫作非REM,即非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REM睡眠时间加在一起大概是90-分钟,有很多人都按照这个整数的睡眠周期睡觉。
刚开始睡眠的一个多小时,叫非REM睡眠。这段时间睡眠的深度是最深的,睡得最沉,所以在一个人刚刚入睡的头90分钟里,很难把他叫得醒,他的眼珠是不动的。接下来进入REM睡眠,他的眼球开始动起来,睡眠相对会浅一些;再往后是下一个非REM、REM周期,一个晚上大概会有四五个非REM、REM睡眠周期。
睡眠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睡眠之初的90分钟,被誉为黄金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由初期的黄金90分钟决定的,这90分钟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剩余时间的睡眠质量也会相应变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一开始就睡不着或者睡不好,基本这一晚的睡眠质量就要大打折扣,无论睡多久,自律神经都会失调,而支持白天活动的激素的分泌也会变得紊乱。
长期睡眠质量不好的人,一般都会有以下状况:
第一个症状,肥胖。科学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更容易肥胖。晚上睡不着觉的人,有时会忍不住吃一些东西,腺体就会分泌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就会阻碍脂肪的代谢,所以长期熬夜的人容易变胖。
第二个症状,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熬夜的人还会大幅地增加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精神类的疾病,包括抑郁和焦虑等等。
当然,也有些人老天赏脸,睡眠基因比较强大,比如拿破仑,据说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赫赫战功和精神状态,就属于是有短时睡眠基因的人。
我们再来说午休,很多人都没有午休的习惯,这个其实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所谓“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是有科学道理的。当然,午休不是越长越好,如果午休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这是关于睡眠的一些常识。研究表明,没有午睡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37%,如果是上班族则更加危险,死亡率会超过60%。
睡不着怎么办?有些人喜欢用安眠药来助眠,但其实靠药物来助眠有很多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形成药物依赖。也有些人喜欢喝酒来助眠,这也不是科学的方法,喝酒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酒精会利尿,晚上上厕会打扰深度睡眠。第二,酒精会使得第一轮的90分钟睡眠变浅,从而影响整体的睡眠质量。
因此,睡眠对于我们来说,有五大使命:
第一,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我们的交感神经在白天忙活了一天了,到了晚上的时候,要让交感神经休息一下,让副交感神经来接手,然后让它来掌管你的呼吸、心跳、律动,这样身体和大脑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休息机会。
第二,整理记忆。大脑中有一个负责短期记忆的区域叫“海马体”,它负责记忆短期的信息,但是海马体的存储量有限,如果超过了容量,就会产生“干扰遗忘”,也就是一个记忆覆盖了另一个记忆。充足的睡眠能够将记忆从短期存储位置转移到长期存储位置。这样,海马体的空间就得到更新,能够重新吸收新的信息。所以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时长,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4解读过一本书,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我们如何学习》(《HOWWELEARN》),其中有一节说到了如何通过睡觉来学习。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书中就认为,巩固学习成果靠的是睡眠。
大脑在睡眠中会把白天的训练重复很多遍,这个效应已经被很多实验证实。白天学的东西越多、经历越丰富,晚上就越想睡觉,睡得就越好,因为你需要更多时间去回放和消化吸收白天所见所学的内容。
关于睡眠科学,有两个知识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是睡眠对白天经历的回放,是非常精确的回放。二是睡眠时候脑神经活动的回放速度,是白天实际经历速度的20倍。这意味着你白天练习10遍,睡眠中可以以同样的精度练遍。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书中提到,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有两个睡眠阶段最关键。一个是“深度睡眠”,这时候大脑发出一个“慢波”,大概每秒波动40-50次,深度睡眠是巩固知识性学习的时候。另一个是“快速眼动睡眠”(即REM睡眠),这个阶段大脑活动很快速,容易做梦,是巩固动作性学习、加强程序记忆的时候。
第三,调节激素。人体的各种激素,会在大家睡觉的时候重新得到平衡,还可以给皮肤补水,所以说女孩子睡一个美容觉,这是有道理的。
第四,提高免疫力。我们的免疫系统需要通过睡眠来进行修复和调节,你不能让整个身体天天都处在亢奋当中,那样你的免疫系统会紊乱。
第五,排出大脑废弃物。我们的大脑里面有脑脊液,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的神经胶质细胞的体积会缩小,神经元周围的空间会变大,这样脑脊液就像清洁剂一样,能够彻底清除神经元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
大家平时看电视剧、电影,会经常看到一种酷刑叫睡眠剥夺,一两天过后,被剥夺睡眠的人的大脑整个状态就不对了,因为他的大脑当中留下了大量的毒素、垃圾和废物。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建议立法严禁对犯人实施睡眠剥夺,这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
还有一个必须说一下的就是打呼噜,又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打呼噜的时候会导致呼吸骤停,如果每次不超过10秒钟,这是正常的,没关系。但是,有些人每小时会多达几十次,这是严重的呼吸骤停疾病,这会导致脑部缺氧,是会致死的,应尽快去看医生。
未完,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