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临床表现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
通常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可根据发病时长将老年痴呆分成几个阶段:
1、1-3年:为轻度痴呆期。
2、2-10年:为中度痴呆期。
3、8-12年:为重度痴呆期。
最终昏迷,患者可能因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预防老年痴呆!
危险因素老年痴呆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只有尽早干预,才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研究显示,造成老年痴呆风险的9项危险因素可根据年龄段区分,如下:
青年
1、教育程度偏低
中年
1、高血压
2、肥胖
3、听力损害
老年
1、糖尿病
2、与社会接触较少
3、缺乏锻炼
4、吸烟
5、抑郁症
建议如对上述9项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干预,可以降低大约三分之一的老年痴呆患病风险。有以下几条建议:
1、控制体重
(1)BMI应该控制在18.5-24之间,65岁以上老人BMI值可略高。
BMI是身体质量指数,是体重(Kg)÷身高平方(㎡)所得的数值。
(2)腰围男性最好控制在85cm以下,女性80cm以下。
肥胖固然不好,但体重过轻也存在各种危害。体重过轻的人很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此时免疫力、身体应变能力等都会下降,患疾病风险更高。而在与疾病作斗争时,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
2、保护听力
轻中重度听力损失的老人,其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人的2倍、3倍和5倍。因此要保护好听力,有以下建议:
(1)使用耳机时音量不要超最大音量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60分钟。
(2)及时佩戴助听器:如果出现听力障碍,建议佩戴助听器。
(3)控制好“三高”:改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并适当锻炼,以避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易导致听力损失的疾病。
3、测量血压
老人的正常血压水平是90-mmHg。老人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
4、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
长期情绪低落,容易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增加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锻炼:
(1)定期参加游戏,训练思维技能,调动大脑。
(2)每日阅读30分钟左右,激发思考、回忆的能力。
(3)尽量多参与社交,接触新的事物、文化和语言,促进身心健康。
(4)尽量有兴趣爱好,可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调动大脑,保持心情愉快。
5、保持运动
体育锻炼可使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的发病风险降低。
建议每周运动5-7次,每次30分钟以上。
6、保持良好睡眠
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应保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睡够6小时对身体更有益,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良好的睡眠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入睡快,躺10分钟左右就能睡着。
(2)睡眠深,呼吸均匀,不易被惊醒。
(3)起床后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白天工作、生活效率高,头脑清醒。
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促进睡眠:
(1)睡前可听音乐放松。
(2)温热水泡脚。
(3)可适量饮用温牛奶。
(4)调暗灯光。
(5)避免睡前玩手机。
#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