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相关医院

中国唱片走过光辉百年

中国唱片走过光辉百年

今年是中国唱片业诞生100周年。中国唱片100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唱片100年,是我国唱片业曲折发展的100年,是民族音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100年,是记录优秀文化艺术有声有色的100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100年!12月2日,中宣部、文化部、出版总署、中国音像协会共同主办了“记念中国唱片100周年”座谈会。以下是部份发言摘要。

中宣部副部长  李东生唱片业是一个与时期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相连、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干的行业。数字化、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唱片业进一步提高质量、丰富载体情势提供了新的空间,也对传统唱片业的开辟创新提出了更加紧急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够更直接地学习鉴戒其他国家同行们的先进经验,更加迅速地引进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更大力度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但是出版物分销市场的开放,也使民族唱片产业面临着更加剧烈的国际竞争,发展壮大民族唱片产业实力和保护民族文化安全的两重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来回顾民族唱片业的百年历史,总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过的道路和经验,宏扬优良传统,研讨发展思路,对鼓励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和音像出版工作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繁华发展我们的民族唱片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1.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加快发展民族唱片业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包括民族唱片业在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但关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而且关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基础的巩固。我们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2.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唱片业的改革发展。当前,宣扬文化阵线正在依照十六大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的繁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唱片业的实际,改革发展要捉住三个重点,1是通过体制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2是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增进出版资源在国内市场的活动,构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3是制定科学的产业计划,增进资源整合,优化结构布局,实现跨地区、多媒体、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增强民族唱片业的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总之,要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调和、可持续的发展。3.以原创为重点推动内容创新,进一步提高民族唱片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说到底是内容产业。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各类文化产品中,音像制品是最受大众爱好的,内容也最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各种条件,构成有利于原创作品不断出现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鼓励出版单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出版更多中国老百姓脍炙人口的优秀音像制品,用更多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像制品去占据市场。4.加强管理,确保唱片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加强管理,是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原则。坚持正确导向,是加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音像出版、复制、发行单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当前,要把音像市场的治理和监管,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管、各方参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坚决取消非法出版复制活动,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为民族音像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音像协会会长 刘国雄100余年前,上海开始了我国灌录唱片的历史,不管孙菊仙先生,还是谭鑫培先生,都是首创我国唱片史的第一代艺术家。正是他们的光辉的艺术成绩,给我国最早诞生的唱片染上了金色的光芒。55年前的1949年,我国的人民唱片事业,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取得起步,在旧中国唱片业破落的废墟上建设起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唱片事业,成立了国家第一个唱片出版机构――中国唱片社。25年前的1979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太平洋影音公司的成立为标志,首创了我国新时期的音像时期。在短短的10数年时间里,成立了300余家音像出版社、数百家唱片制作公司、数百家复制生产厂、数千家发行公司和10余万家的批发零售租赁商,构成了我国现代民族音像产业的基本形态。10年前的1994年,在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音像业的行业协会――中国音像协会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音像业在行业发展和与政府的调和管理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音像协会成立以来的10年,也是我国音像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多的10年。10年里,我们迎来了两次大的发展高潮,一次是1997年,另外一次是2003年,音像业不管在整体资产范围的扩充,还是音像制品的发行品种、数量、金额的增长上,都有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固然,这10年中,我们也遇到了过去从没有遇到过的困难,乃至还经历了一次大的低谷。一样,这10年里,我们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我们一样希望这些重大的改革和发展,会增进我国音像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出版总署副署长  于永湛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文化需求的增长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我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成绩显著。至2003年年底,全国共有320家音像出版单位,而1978年唯一1家即中国唱片总公司。近几年,音像出版业逐步走出低迷状态,出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从2000年以来,音像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发行总金额每一年增长的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从2003年年底出版系统统计的数据来看,全国共出版录音录相制品28224种(其中录音制品13333种),出版数量5.74亿盒(张),发行总金额到达27.55亿元。我国已有录音录像带复制企业169家,年生产能力15亿盒;只读光盘复制企业88家,已投产只读光盘生产线464条,年生产能力23亿张。当前,中国音像出版业正处于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情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1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唱片业和音像出版业对我国民族音像出版业构成了全方位的强烈冲击。二是新的科学技术在出版领域的运用,对音像出版业的挑战愈来愈大。如络下载使全球唱片业下落幅度都不小。3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出现出多层次、多情势、多样性的特点,这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4是盗版和侵权行为对唱片业和全部音像出版业的冲击和挑战依然很严峻。如何抓住机遇,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多种挑战,振兴和繁华民族音像出版业,是我们要认真反复思考的问题。中国唱片业走过了光辉的百年,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对中国音像业新的百年满怀期望。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 张新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唱片业迅猛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唱片业已构成了包括制作、出版、复制、进出口和发行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业结构不断升级。尤其是通过延续的整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音像市场经营秩序不断改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唱片业已进入深层次调剂、跨行业整合和大规模发展的崭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民族音像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音像市场基础建设,继续坚持紧缩总量、调剂结构、规范经营、范围发展的方针,推动现代流通络的建立健全,大力支持新华书店、大型商场经营音像制品,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音像单位实行公司化改造。增进音像企业以资本、节目、销售络为纽带吞并改组,构成一批具有著名品牌和市场控制力的大型企业。进一步提高广东、北京、上海音像制品生产与发行中心的辐射力,以此为基础,推动国产音像制品出口基地建设。作为音像市场的行政管理部门,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严正态度,也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当仁不让的神圣。要把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检验和衡量音像市场管理和繁华的重要标准,切实采取措施,重点打击违法音像制品地下仓库、流通渠道和经营门店,坚决“把盗版者送上法庭”,依法追究刑事,保障中国唱片业延续、健康发展,为我国民族音像业的全面腾飞保驾护航。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赵大新1949年,中唱就是在旧中国破旧的唱片厂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改造陈腐的唱片生产机构的同时,也继承了那些宝贵的艺术资产。在随后的30年里,我国只有中唱这一家唱片出版机构。55年来,中唱已为700多家文艺团体、4000多位艺术家录制了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类节目5.3万多片(盒),音像制品总销量达10多亿张(盒)。中唱音像产品记录了大量优秀的音乐、戏曲、曲艺等艺术作品,不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趋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留下了最为完全的声音艺术珍品,中唱积累和收藏的12万张唱片母版,就是这样一批旷世孤品和艺术典藏。作为国家级的出版机构,中唱在音像资源、制作水平、产业范围、人材储备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次中唱承当了出版《中国唱片百年经典》的任务,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制作小组,组织最优秀的制作人材完成这个项目,努力把它打造成为音像精品,作为一份献给记念中国唱片业100周年的厚礼。中唱现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我们将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依照“3贴近”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音像出版、影音科技、音像物流、演艺经纪、音像传媒、音乐教育六大板块为主体,发展成为一流的音乐文化产业团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xgyy/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