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痴呆发病率会越高
痴呆是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征,出现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的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型,占所有痴呆的90%以上。首先,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越高,老年女性比男性痴呆比例更高,而有痴呆家族史者痴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
其次,血管性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也是危险因素。另外,有抑郁史、精神创伤、吸烟、酗酒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其中,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良生活习惯和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以纠正或控制的。要尽量消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控制好基础疾病,这样才能将发生老年痴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健忘是最常见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老年痴呆早期往往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比如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拿什么东西转手就忘,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经常以不恰当的词语表达意思,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字让人无法理解;不能准确地判断位置,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不分季节乱穿衣服,花钱没有概念;性格变得敏感、多疑、恐惧、暴躁、固执等。
65岁以上患老年痴呆的概率为4%~6%;75岁以后,每增加5岁递增一倍;在8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7.2%。在照顾患者的亲属中,有25%~80%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症状。虽然老年痴呆本身的致死率不高,但它是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应该重视老年痴呆本身及其并发症、合并症。
多管齐下有助预防痴呆
由于痴呆的病因不同,预防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另外,鱼类和蔬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因此多吃青菜和鱼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此外,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对延缓血管硬化,防止脑的老化与痴呆都有一定作用。
第二,适度运动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注意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效果。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养小动物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机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控制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血压等对预防老年痴呆具有重要作用。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
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
第六,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第七,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
第八,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多沟通,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第九,做到人老心不老,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适当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得了忧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家家都有老年人,每个人都会变老。“老”是痴呆最重要的危险因素。85岁以上的老人中每3人就有1人可能患有痴呆。老年朋友们都非常害怕自己得了老年痴呆,那么如何预防痴呆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人更容易患痴呆:有研究表明独居、内向、文化程度低、长期使用铝制品餐饮用具、有痴呆阳性家族史、有头部外伤史、高血压、有抑郁病史、长期过量饮酒、吸毒、长期职业暴露等都是痴呆的易患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
在预防方面,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认真按医嘱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病。应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不断学习,培养业余爱好,多与人接触,拥有社会支持群体,坚持生活自理,使其获得最大可能的个人的满足与尊严。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