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相关医院

施一公诺奖级成果研究的是啥为攻克老

8/23日上午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同行称为“RNA剪接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施一公也自信表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有国外同行评价称:“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发布会上,施一公对即将升任清华副校长一事作出回应。他说,无论做副校长还是别的什么,教学和科研都绝对不能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施一公(资料图)

成果:为攻克老年痴呆症找到了“钥匙”

8月18日施一公的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发文,为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并开发特效药提供了重要基础。

8月21日著名的《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施一公教授研究组的两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两篇论文宣布,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从而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在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大幅度向前推进,为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开发高效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8月23日施一公研究组对这一重大成果举行发布会。施一公介绍,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分第一步转录、第二步剪接和第三步翻译组成。目前,第一步与第三步中的关键催化机器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被授予年和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机器剪接体的原子结构解析因其复杂性难度巨大,20年来全世界许多一流实验室都在攻坚,却无突破。

施一公介绍研究组关于RNA剪接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

“描述这一过程的规律被称为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核心重要性。”施一公说,人类约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可变剪接引起的,此次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RNA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我此前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自然》和《细胞》上发表的文章总共接近50篇,但我觉得这次的意义特别重大!”施一公表示,目前他们完成的是几个主要剪接体的共同部分,下一步希望能够看清楚它们之间的不同,继续向这一充满挑战的课题攀登。

释疑:施一公的研究组到底在研究啥?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但是DNA不直接制造蛋白质。通俗地讲,就是DNA要写一封信给核糖体,告诉它怎么制造蛋白质,这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初始信使RNA”,剪接体拿到之后,一通修改,成了“信使RNA”,拿着这个交给了核糖体,核糖体就按照这封修改过的信制造蛋白质。施一公的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了剪接体的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比如,剪接体怎么分辨外显子和内含子?又是怎么进行的剪接?简单讲就是剪接体是怎么修改的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打了个比方:“人民大会堂是大理石建的,信使RNA告诉你怎么建,我是拉石头的,剪接体进行剪切。剪切好了,人民大会堂建好了;没切好,成了遗传病。”

年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说:“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其结构等待被解析的超大复合体。施一公教授的这一成果至关重要,为理解剪接体结果和工作机制带来巨大突破。”

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结构生物学诞生地,目前全球最领先的生物学实验室,曾出过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一直是施一公团队学习和追赶的对象。当剪接体相关成果论文寄出后,得到内部消息的一位LMB博士后研究人员专门致电施一公的学生,对他们率先得到剪接体结构解析表示惊叹。

“65”后施一公和3位“85”后学生们分析剪接体结构。

热议:这么牛的成果,能拿诺贝尔奖吗?

很多网友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xgyy/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