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饮食调养

护士必看患者有特殊病情,护理须警惕

病人入院,将生命与隐私一并交付,医护人员应恪守救治职责,综合个体因素与疾病因素,拓展临床思维,评估全面,考虑缜密,一定要对病人的特殊病情加以重视!

案例一

患者张大爷,72岁,左侧尺桡骨骨折。入院时家属说病人有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有时候会犯糊涂。但医护人员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未见其有任何异常,询问病史、查体、宣教等等,都意识思路清晰,对答如流。术前准备的阶段,也未见其有认知、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可是在术后第二天的夜间,病人阿尔茨海默症发病,趁家属不注意,自行把石膏托拆除,将外置的钢钉从刀口内取出。家属放弃再次手术治疗,自动出院。

案例讨论:

家属已经明确告知医护人员,病人有阿尔茨海默病史,但入院后病人一直表现与正常人无异,故未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医生采用的是钢钉外置固定,并且用石膏托外固定,没有考虑到病人精神方面异常的因素,让其有可趁之机自行拆除钢钉。假如医生重视病史,考虑周全,采用“钢板内固定+管型石膏外固定”的话,则可有效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对病人的特殊情况,管床护士也未重视,没有进行班班交接,事发当班护士不知晓病人的阿尔茨海默病史,未加强巡视观察,也未对家属强化安全宣教。

案例二

患者李阿姨,69岁,股骨颈骨折入院。入院时家属即告知医护人员,病人为镜面人,即心脏、肝脏、脾脏、胆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老阿姨的入住,让那些只在课本里看到过镜面人的医护人员涨了新见识。然而,无论是术前的心电图采样,还是术后的心电监护,护士仍按照正常人的方式安放导联线、电极贴片,失败后百般寻找原因,都不得其解,急得满头大汗,最终均在提示下恍然大悟。

案例讨论:

入院时,家属已将病人“镜面人”的特殊情况告知了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同非专业人员一样,仅仅感到新奇,未将病人的特殊情况融入到临床治疗、护理思维中,导致处置过程手忙脚乱。倘若病人发生意外需要抢救,而我们的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护迟迟未能成功,岂不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与纠纷?

这两个案例,病人家属虽均未提出异议,但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病人入院,将生命与隐私一并交付,医护人员应恪守救治职责,综合个体因素与疾病因素,拓展临床思维,评估全面,考虑缜密,绝不能把病人的特殊情况当成花前一闻。

作者单位:医院

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必处理,万分感谢!小编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白癜风专家研讨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ystl/10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