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情暖夕阳”慰问帮扶小组走进了一家情况特殊的家庭。家里只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和一位年近60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离过两次婚,孩子也都判给了女方,并且没有联系,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困潦倒,由于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再加上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导致儿子经常打骂母亲来解气。了解到此情况之后,我们查询了相关资料,决定对该家庭做进一步的帮扶。
图为“情暖夕阳”慰问帮扶小组与老人聊天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针对老年人的家庭暴力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据我国湖南省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虐待老人的发生率为1.5%,以农村地区较为多见。
作为家庭暴力的特殊受害群体,受虐的老年群体大致分为躯体虐待,即由于故意伤害所导致的躯体疼痛或受伤的行为;精神虐待,指故意导致情感伤痛或心理伤害的行为;经济剥夺虐待,包括对老年人的物资、钱财或财产进行侵占,比如盗窃现金、社会保障账户及其他个人物资或财产;忽视,指派的照顾者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心理需求。
这种不人道的施虐行为,成为了严重影响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刽子手”。每年,有数百万的老年人遭受到忽视和虐待,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严重受损。随着自理能力的不断下降,老人的依赖感和无助感会不断增强,甚至导致死亡。
此外,老年人家庭暴力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群体更容易受到虐待,而老年人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往往是亲密或熟识的人。
有些受虐的老年妇女终其一生从未离开过他们的丈夫、孩子而独立生活过,或许,她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也许她们也曾为是否应该离开而做过思想斗争,甚至也尝试着实施过,但虐待对她们造成的心理伤害,如缺少专业的救助和支持,将会伴随着她们整个晚年生活,使其难以摆脱阴影。
通常而言,施暴者的文化层次都比较低下,性格粗暴鲁莽,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施暴者的问题人格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施暴者有哪些人格特质。
(1)自卑作祟
施暴者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不敢去面对自己的脆弱。这种对自己价值及能力的怀疑,使他们常处于一种内心失衡的状态,认为只有依靠伤害外界才能弥补内心的失落;只有虐待他人才能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强大的,才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2)界限不清
除了“人际界限”之外,一个人自我的“内外界限”倘若不清不楚,也会给自身造成极大的困扰。所谓内外界限是指展示给外人看的自己和内在真实的自己之间的界限划分。但倘若一个人过分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那么就会和内在真实的自己产生矛盾和冲突。
(3)憎恶女性
或许有些男性从童年开始,所身处的就是蔑视女性的环境氛围,耳濡目染,于是形成了这种心态;或许是由于内心中格外渴望得到女性的关爱,对其有着深深的依赖感,然而又惧怕被女性控制,于是试图用憎恶女性的方式,摆脱这种矛盾的心情;或许是因为对女性的占有冲动、性幻想,让他们感觉到罪恶、自责,觉得这是不光彩的,于是将这种罪恶感投射到了女性身上,认为她们是“祸水”、“狐狸精”等等。
透过这些分析我们已能看到,在施暴者“威风八面”的外表下,其实往往都有一颗脆弱的心,充满着困惑和痛苦。要想消除家庭暴力,必须给这些家庭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干预,把双方从这种恶性循环中彻底解脱出来。
对受虐者而言,最首要的是转变态度,不要一味妥协。若仅靠个人的力量难以保护自己的话,可以及时求助于邻居、亲人、朋友。如果情况严重,就应该考虑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
家,本是一个让人一想起来就应该感到幸福、安全、温暖的词汇。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合理化解不良情绪,远离家庭暴力,让每个家庭都成为真正的心灵港湾。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