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集体活动
根据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如书法绘画竞赛、组织观赏戏剧、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老年时装表演等。指导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和学习兴趣,积极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如阅读、书法、音乐、舞蹈、园艺、棋类等,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又是一种健脑、健身的手段。
(二)开展理想保健讲座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保健的讲座,具体的内容有:1.正确面对衰老。衰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一个过程,生老病死也是自然界的规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在逐渐衰退,但是,只要老年人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正确、坦然地面对这一过程,就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2.保持年轻的心态。虽然老年人离开自己曾经工作的岗位,但是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坚持与社会保持联系;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多彩。3.保持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老年人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注意处理好与家人、护理员以及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的关系,尤其是要注意处理好与周围老年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建立新的朋友圈,这些对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4.懂得动、静、乐的道理。
(1)“动”指运动:体育锻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办法,它既能使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同时又能调整心理情绪。但是,老年人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可在早晚散步,或打太极拳、慢跑等,同时积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如自愿参加公益活动等。
(2)“静”指安静:遇事冷静,不急躁,对人对事、对生活有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追求高标准,追求完美,不要得不到满足就发牢骚、发脾气,遇冲突应先深呼吸放松自己,时候再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
(3)“乐”就是乐观:“笑一笑,十年少”,面对生活,多舍少求,学会满足,知足常乐;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学会暂时转移思路到感兴趣的事情上去。
5.寻求必要的帮助。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事,有时心理失衡也是难免的。在某些场合下,有时很难完全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来超越心理障碍,老年人应有勇气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向亲人或朋友交流,一方面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倾听和宣泄的机会,同时他人的理解、劝慰、支持也会促使自身的情绪好转;另一方面,如果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就会产生共同的兴趣,相互进一步沟通,起到自然疏导的作用。同样,寻求心理专业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也是十分重要的,借助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摆脱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设立“谈心室”或“聊天室”之类的单元,让有经验、有威望的高级养老护理员负责相关活动的开展,使老年人在生活化的活动环境中得到心理疏导、平衡心理健康水平。
二、个体服务养老机构的心理护理服务除进行群体服务外,还应针对个体的情况进行特别的服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能参加群体活动的,应给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