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
老龄化社会的“定时炸弹”
李大爷今年81岁,退休以前是个大学教授。5年前开始记忆减退,经常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总说家里的保姆偷东西,前后换了10多个保姆,这两天有开始对着空沙发说话,孩子回家看他也不说话,医院检查,医师检查后发现老人是中度老年痴呆。
什么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医学专业名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趋势,在临床上表现为失语、记忆障碍、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行为改变。老年痴呆是一种由于家族遗传、头部外伤、病毒感染、低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步上升,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病因。
老年痴呆日常表现有什么特点?
记忆力障碍
记忆力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突出的症状,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患者早期主要累及短程记忆、记忆保存(3min内不能记住3个无关单词)和学习新知识困难。表现为:丢三拉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随着病情发展,远程记忆也逐渐受累,如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家里有几个儿女,有的患者甚至连自己的姓名、职业都不能正确回答。
定向力障碍
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时或未达该物而抓空,或伸手过远将物品碰倒。有时走错自己的病房,不知道哪个床是自己的。有时外出迷途而不知返等。时间定向力也很差,有的患者不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是白天还是黑夜。
思维障碍
早期可出现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和意志不集中,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计算力、理解力、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认知功能方面受损,表现为不能安排正常日常生活、工作。
情感障碍
患者大多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如焦虑、抑郁、易激惹、欣快、情感失控等。
语言障碍
患者进行性思维迟钝、缓慢、贫乏,不能进行逻辑思维,说话时常自相矛盾。疾病早期主要表现唠里唠叨,词不达意,想说的话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错语症,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但朗读能力可相对保留,最后可表现为完全失语。
得了老年痴呆,在家怎么康复和护理?
记忆障碍康复训练
应反复训练患者记忆居住的环境、物品的放置、周围的人和事。指导患者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让其主动关心日期、时间的变化。每日活动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经常和患者聊家常、讲故事,组织患者看电视、玩扑克、下跳棋、玩智力拼图或给患者一些数字卡,训练患者从小到大排列等,以锻炼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定向力障碍康复训练
包括对时间、地点及人物认知训练,诱导患者产生正向的行为改变。尽可能随时纠正或提醒患者产生正确的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使患者减少因定向力错误而引起的恐慌和不安。在医院患者的房间内应有大而明显的标志,如在患者床单位放置个人熟悉的所有用物,如被褥、日用品、家庭照片等,让患者自己确认自己的床单位。大指针的时钟可有助于患者对时间定向力的认识,以日期为分页的日历也有助于对时间定向力训练。经常读报纸可刺激患者对新近事件的兴趣,使患者对现实生活有正确认识。
思维障碍康复训练
充分利用残存脑力,如数字排序训练、物品分类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等,训练患者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情感障碍康复训练
对情感障碍的患者多给予信息及语言刺激训练,对患者关心、体贴,多与其交谈沟通,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对思维活跃及紊乱的患者,改变话题,分散注意力,转移思路,保持情绪平稳,使思维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有妄想的患者,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谈话技巧,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对幻听、幻视的患者,要稳定情绪,分散注意力,尽快将其引导到正常的情境中来。
语言障碍康复训练
语言障碍康复护理训练方法有多种,如口语对话、唇及口型运动、物品名称的命名、词句和书写法、计算法、刺激大脑增强记忆法等。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语言障碍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对运动性失语患者,护士应着重给患者示范口形,面对面地教,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对命名性失语患者,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反复说出有关事物的名称,强化记忆,坚持“听、说、读、写”并重,形式多样化。
老年痴呆,还需要注意什么?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的智能全面受损,理解力差,概括和表达能力受损,由此产生自卑、烦躁、焦虑、沮丧、发怒等情绪改变。因此,护理中首先要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要宽容、理解患者,尊重其人格。此外,护士还必须熟悉每个患者的病情,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兴趣和爱好,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计划。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给予亲切、温暖的人文关怀,这对延缓其病情发展,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护理
患者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每次吞咽后嘱患者反复做几次空吞咽运动,确保食物全部咽下。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误吸气管而窒息死亡。指导患者多进食核桃、芝麻、莲子、大枣、山楂、葡萄、鱼、鸡蛋、木耳、海参等食物。
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
对老人应尽量指导其生活自理,如指导患者练习握笔、持汤匙、刷牙、洗脸、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搀扶患者走出室外,逐步过渡到缓慢步行,协助患者逐步学会人浴洗澡、便后处理等,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建议患者添减衣服。长期卧床的患者要为其定期翻身、拍背。对大小便失禁的痴呆患者,要及时协助处理大小便,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以减少发生感染和皮肤病及压疮的危险性。
用药护理
患者需长期用药,应认真做好给药前的评估,找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患者特点采取对策。护士应按时发药,对拒绝服药的患者,一定要看着患者将药服下,让患者张开嘴看看是否咽下,防止患者在无人看管时将药吐掉。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痴呆老年人常不能诉说不适,要细心观察患者有何不良反应,如直立性低血压、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噎食以及便秘、尿潴留等,出现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安全护理
放置危险物品,走廊、厕所、浴室墙上应安装扶手,地面加防滑垫,并给患者穿防滑鞋,防止摔伤,确保其行动安全。当离开病区时一定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护士在患者的衣袋内放置表明身份、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卡片。
睡眠护理
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严重时,常是白天休息,夜间吵闹。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禁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让其适度参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
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痴呆患者年老体弱,机体抵抗能力差,再加上记忆和智能受损,因此患者表述症状困难,使症状隐蔽,不典型,护理人员要仔细耐心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痴呆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增高会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再次发生,加重痴呆症状,要认真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偏头痛、头晕等症状时,立即给患者测血压;长期卧床患者,突然直立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使心、脑、肾灌注不良,血压下降,易再次造成脑血管意外,加重病情。因此,嘱患者在起居活动时应缓慢,避免大幅度体位变化,尤其在夜间起床时更要小心。
小结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日常表现特点,根据其严重程度,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积极的认知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就能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或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首都医科医院
老年康复中心
白晋锋
主管护师
文章:老年康复中心
图片/编辑:李春杰
审核:盖海山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