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在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比较隐匿的脑功能退化疾病,多发于70岁以上的老人,与遗传有着极大的关系。它发病潜伏期长,不易察觉,一旦患上,人的神经功能会出现明显障碍,导致记忆力下降,半生积累所得的知识技能也会遗忘得干干净净,性格和行为也会发生极大变化,生活将无法自理,自己会沉浸在巨大的空虚中,给自己和身边家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那么,中医又是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呢?
老年痴呆的原因
1、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
2、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
3、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都可能引起痴呆。
4、遗传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以致中断其遗传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老年呆属非遗传性疾病,如血管性痴呆与遗传无直接关系。
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尤其是阿尔兹海默症,最首要的是在疾病早期,尽早诊断,并及时用药或治疗,来保护大脑,特别是改善脑循环,避免认知功能衰退。
传统医学和痴呆症
1.中药汤剂
中医中药在痴呆的治疗上有着重要作用。中药如当归、川芎、熟地、珍珠母、决明子等多味中药,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它们改善脑组织供氧,改善脑循环及微循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胆碱能系统功能,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可抑制神经变性病理发展,从而延迟各种痴呆症的发生发展。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疾病有很多种方法,对于改善老年痴呆症状有着确切的疗效,常见的针灸治疗法有体针疗法。选穴一般采用神庭、上星、风府、百会等穴位。也有不少的体针治疗中取中脘、丰隆、内关及涌泉、人迎、风池这组穴位,均取得很好的效果。石学敏院士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神机、记忆皆生于脑,脑病则神机失用,记忆匮乏。脑髓失养,加之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肝风内动,上蒙清窍,窍闭神匿,神机失用而发痴呆,治以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采用醒脑开窍之法。取内关,人中,风池,百会,四神聪,丰隆,太冲。内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针人中穴可醒脑开窍,调理阴阳;风池穴为手足少阳之会,并在后项通于督脉,针之可疏通经络,补益脑髓;针百会能调神益智;四神聪可使心神安定,明目聪耳;丰隆化痰通络健脾;针太冲穴可疏肝理气,调神气机,醒脑开窍。诸穴合用使气血灌注周身,心肝脾神功能正常,则窍开神醒,脑之元神与脏气相接,则机灵神明,以达调神益智,平肝通络之功。
坚持多动脑多运动预防痴呆最有效
平素生活中多进行阅读、下棋、适当打麻将等智力锻炼,增强脑的活力,并坚持适度身体运动,从整体上延缓大脑衰老,也可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