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在这段时间里,大脑开始存储记忆和清楚白天产生的垃圾,我们身体的各个细胞、性器官和免疫系统进行再生或自我修复、神经内分泌开始分泌激素等等。
俗话说:“只要睡觉睡得好,八十也不见老。”可见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问题愈发明显。
医院的郁金泰教授与医院谭兰教授团队在历时3年的近千人研究中发现: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容易引发认知障碍。每天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或多于10小时,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让老人好好地睡一觉,也许是远离痴呆最简单的方法。
郁金泰教授介绍,他们在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睡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并首次从生物标志物层面论证了在中老年的睡眠时间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睡眠不足或过多,均可促进体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诱发老年痴呆。
β淀粉样蛋白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人体内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β淀粉样蛋白产生之后会被机体代谢排出体外。但是,由于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障碍等各种因素影响,β淀粉样蛋白无法正常代谢,大量沉积在脑组织中。一旦β淀粉样蛋白在细胞基质沉淀,就会产生强烈的神经毒性,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最终引起老年痴呆。
无独有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在年对一组年龄在53~91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状况不好的人,其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量较多,这种化合物被视为老年痴呆症的明确标志物。因此,缺乏睡眠会妨碍大脑清除这种废物,从而引起老年痴呆症。
研究显示,在最佳睡眠模式下,即晚上10点睡觉,睡眠时间在6-7小时,体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水平最低。除了睡眠时间,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其他可能促进老年痴呆的睡眠特征,比如:在床上时间过多、失眠、白天经常犯困、睡眠分裂等。
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晚上10点-11点是黄金睡眠时间,在这一时间段,身体会分泌可以促进睡眠的褪黑激素,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最佳睡眠时间是6~7小时,午休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不过,也有实验证明,睡眠质量差也会造成神经元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显著增多。因此,老年人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