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饮食调养

阿尔茨海默症检测添新手段国内首件tau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朱洁琰)讯,8月17日,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新旭医药宣布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的国内首件tau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18F-APN-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受理。18F-APN-是针对变异tau蛋白设计的小分子药物,用于成像阿尔茨海默症(AD)病人脑中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的分布及密度,助力失智症的诊断。

阿尔茨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损害思维、记忆和独立性,导致过早死亡。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患有AD,未来几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而中国更是AD患者最多的国家,有研究指出目前这一人数在万人左右。

AD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β淀粉样蛋白(Aβ)聚积和tau蛋白缠结是目前主流比较认可的两种假说。现有检测手段也主要围绕这两种机制展开,一是通过腰穿取脑脊液检测Aβ含量,二是通过放射性示踪剂+正电子断层造影(PET)检测Aβ的脑部沉积,但前者为有创检查,后者又有精度不足且价格昂贵的缺点。

tau蛋白示踪剂则是比较新颖的检测方法,此次新旭医药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的临床试验申请,是目前为止国内首件tau蛋白PET示踪剂临床试验申请。

新旭医药董事长张明奎指出,“‘诊断难,早期诊断更难’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无药可治之外另一个重要痛点。”诊断难原因在于不精确、不及时。无法早期确诊,就无法及时妥善给予最佳治疗方案。

据了解,新旭医药的18F-APN-示踪剂是一个靶向变异tau蛋白设计的小分子药物,具备高度专一性,在PET成像上能精准分辨正常与不正常的tau蛋白,且不与其他无关的蛋白质结合。此外,由于tau蛋白变异与病人病情轻重呈正向关系,18F-APN-成像可以协助医生客观分期疾病与判断病情进展。

Tau蛋白示踪剂是AD检测一强有力新方法,如上所述其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实现患者的早期精准诊断,为治疗和干预提供更充分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ystl/16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