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饮食调养

老年痴呆症的危害及治疗

所谓老年痴呆症,是指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发生障碍。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多见于≥70岁(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女性较男性多见(女∶男=3∶1)。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或遭受精神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

记得曾分管的一个80多岁的女患者,罹患老年痴呆数年,主要表现在思维和判断方面的障碍,需要如厕时就在客厅解决,直接拉在地上,还没等家人收拾,一把抓起自己的大便,从窗户往外扔,那扇窗户被她搞得污秽不堪,同样的场景每天都要上演。由于住在一楼,邻居来来往往,都对她家避之不及,全家人苦不堪言。有道是“一人痴呆,全家发疯”,足见老年痴呆的危害性。

病程分期

第一阶段(健忘期):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慢慢地连往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第二阶段(混乱期):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常见的还有穿衣也很困难;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看护,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大小便失禁。最终昏迷,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抗焦虑药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和三唑仑。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抗抑郁药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和马普替林。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慎用。

▲抗精神病药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好,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拟胆碱治疗目的是促进和维持残存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这类药主要用于AD的治疗。

▲脑代谢赋活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较多而复杂,主要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皮质细胞对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改善功能脑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记忆力目的。

家庭治疗和护理要有专人安排病人吃饭、服药、休息和外出活动,最好设置一个时间表。如果家人没有时间负责的话,要向护理人员或者保姆交代清楚。将药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并贴上标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的标签。在衣柜和抽屉上贴上标签,上面写明里面的物品名称。衣柜和抽屉中的东西要码放整齐,便于患者能及时找到。在显而易见的地方,贴上提示字条,以免病人外出时忘记关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煤气阀和大门等。给病人随身佩戴标记有其姓名、住址、家人联系电话和回家路线的卡片或手环,以备不时之需。

赞赏

长按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ystl/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