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告别是一种短暂的、甚至有时候是突然的事情,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告别是漫长的,也许是几年、几十年,逐渐的从亲人、爱人逐渐变成漠然而视、不知面前是何人......
这种漫长的告别,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TA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很多康复患者没有办法在此期间康复治疗,为响应中国康复医学会号召,为康复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指导,小编所在的康复中心也贴心的为大家开通了康复健康大讲堂直播课(可以抖音搜索“GRSQHD”,观看我们的直播)。最近一期题目是“老年痴呆的预防小妙招”,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老年痴呆预防的那些事儿。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及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估计有万痴呆患者!平均每10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痴呆病例万!平均每3.秒将新增1位痴呆患者!在我国老年痴呆的发病率约为5%,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英国首相卡梅伦曾在G8老年痴呆症峰会的开幕式上宣布:老年痴呆症是1世纪的瘟疫!
年张艺谋的电影《归来》,该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看到结尾时候冯婉瑜即使已经不认得陆焉识,却依旧每天都会去车站等他归来,看到这里时不禁潸然泪下。虽然电影没有交代冯婉瑜是否患上了失智症,但是她的行为俨然符合严重失智症表现。
小编曾在广州的一家知名养老院见到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已经记不得关于TA们的一切事情,被安排在接收失智症患者专门区域,被称为“贴心护理”区。所有的失智症长者被统一时间放到走廊大厅,统一时间开饭,看电视,甚至连大小便都是统一时间。对于失智症患者照护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比看护一般患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失智症患者生存环境都会相对比较好,但是大多数都是糟糕的。还记得小编年第一次探访厦门某养老机构,刚到这些长者住的楼层,一股足以让小编几天不能正常吃饭的味道,至今都无法忘却,生存质量可想而知了。
患上失智症会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与之相对应的是更严重的精神负担。还记得去年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作妖作死”的苏大强就是失智症的代言人。小编曾经有一个患者,年轻时候是某女排训练中心的教练,待人可以说是温润如玉,为人谦和。但是自他患上失智症的4年期间,在家各种“作”,有时候甚至拳打脚踢,家里人忍无可忍只能将其送到养老院。
实际上,不单单是记忆出现问题,老年痴呆患者的思维和行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老年痴呆症患者之所以各方面感知能力下降,是因为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损害,甚至破坏脑细胞的进行性脑部疾病。TA会导致脑神经大量死亡。
这些变化通常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持续时间从数年到数十年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会慢慢加重,最终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死亡。尽管我们已经能看到阿尔兹海默症给大脑带来的损伤,但在对抗老年痴呆的道路上,我们依旧阻碍重重,所以不到真正患上了才想到治疗,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拒绝老年痴呆,你需要这样做1、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发病率。
预防老年痴呆要从年轻时开始,定期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心态平和,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开朗的性格;营养均衡,戒烟限酒,减少盐、糖、油的摄入量。
、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脑功能。
这是我们一直推荐的方法。在客观定量测量大脑状态的基础上,利用人脑智能深度学习设备如脑控感知椅等,学习重塑脑功能,提升大脑能力。
另外,在训练大脑的过程,还要注意大脑营养的补充如智之素等,每日次。全世界数十年来的医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想要预防或者延缓痴呆的到来,大脑营养不可或缺。
3、避免抗胆碱能或他汀类药物
这类药物阻断乙酰胆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已被证明能增加失智症的风险。这些药物包括某些夜间止痛药,抗组织胺药,安眠药,某些抗抑郁药,控制大小便失禁药物,和某些麻醉止痛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已经显示出与失智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4、避免接触汞和铝
牙科汞合金填充物中含50%的汞,是重金属毒性的主要来源之一。避免接触铝,如止汗剂,不粘锅,或者在疫苗中作为防腐剂的铝。
5、多社交
多社交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多与朋友外出进餐或参加体育活动、旅行、聚会、看电影、听音乐会、参加各种俱乐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常看亲朋好友等活动,都有助于改善记忆和思维能力。
无论你是谁,请认真对待老年痴呆。毕竟在一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你如何看待老年痴呆症,就是如何对待即将老去的自己。
DanilST“在看”和打赏,都能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