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两个秘方转载《腾讯健康博客》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逐步增加。对它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提供2个秘方,患者不妨一试。
秘方一:桑椹50克,梗米克,核桃仁30克,共煮成粥或做成米饭食用,每日1次,久食能健脑。
秘方二: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先将银耳、木耳用温水发泡,放入碗内,再将冰糖掺入,加水适量,将盛木耳的碗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吃木耳喝汤,每天1-2次,能滋补肾阳健脑。
川芎敷肚脐,胜过降压药转载《腾讯健康博客》高血压患者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中医认为,肝属于木,脾是土,木克土,土反过来也制约木。高血压是肝气过于亢盛,别的脏腑不能制约它而导致的。吴茱萸性温,可以补益脾阳,脾阳足了,肝气就会受到约束,血压自然就能降下来。为什么通过肚脐给药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因为,在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中,神阙(肚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医认为,神阙是五脏六腑之根、元神归藏之本,能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经脉。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是通过这里吸收养料,滋养全身的。孩子出生后,这个通道闭合了,但它的神奇作用仍在。现代医学证明,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把药物敷在肚脐上,药物通过皮肤,能很好地渗透到全身,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作用直接,使用方便。我建议大家用来敷脐的药物不多,配来配去,都只有简单的几味药。经常有人很不放心地问我:就这么点儿药,敷在肚脐上,能管用么?其实,等到他们敷上了,就谁都没有疑问了。把药物敷到肚脐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要么肚子里咕咕叫了,要么整个腹部都出现温暖或清凉的感觉,如果是芳香浓烈的药,嘴里还会出现药的味道。这说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随着人体的气血津液上行,遍布周身了,这和吃药没什么区别。良药苦口,但我们肚脐里没长舌头,自然感觉不到苦,但效果却是不打折扣的。敷脐是中医给人一些土方法,疗效还非常好。我的心愿就是要把他们的这些方法推广开来,以造福更多的人。
乌梅贴肚脐,治疗盗汗非我原创,转载《腾讯健康博客》,抛砖引玉,仅供参考盗汗症源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是指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特别在临床上阴虚多见;医者多辨为虚劳和阴虚盗汗症;补气血、滋阴止汗等治疗无效者,属不明原因之盗汗。笔者在临床,博采中医之长,运用调和阴阳之方法;收效良好现将临床所得总结如下:
1治疗方法
1.1剂量:乌梅30g,碾为细末,以90型筛过后,每次10g。
1.2取穴:神阙穴。
2治疗方法和调制过程时间
2.1用生姜片擦脐周围后;以75%酒精作常规消毒。
2.2取乌梅粉10g,男出汗用女唾液调糊状,女盗汗用男唾液调糊状,以消毒砂布盖上胶布固定。
2.3每贴一次可用24小时更换,盗汗严盛者最多七天而愈。
3讨论
生姜、乌梅源于《本草经集注》。生姜其性辛,微温,有散寒温中之功,有使各毛细血管兴奋之功能。酒精具有消毒,散发之功效。而且乌梅性酸、平、有敛肺、涩肠生津液之功效,源于《素问,宣明五气篇》所注,以鸟梅贴疏理调和互补之源;并以五液之一的唾液进行调和,以男唾液为阳,女唾液为阴互相滋生补尝止汗的效果更佳。本法具有疗效快,又经济之优点。临床以常法治疗本病不效者,请予此法试治。
食盐敷脐可补肾,五倍子敷脐治盗汗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男性往往会因阴液逐渐不足而出现肝肾阴虚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此教您一招,即将半斤食用盐与少许小茴香放在一起炒热后装到布袋中敷肚脐,可达到调补阴液,促进阴阳平衡的目的。 其中,盐入肾经,有一定的补肾养阴作用;小茴香辛温,有通窍的作用。放在肚脐这个位置,是因为肚脐是调节人体阴液的重要部位,而且盐容易通过这个部位被人体吸收。之所以炒热,一方面热能促进人体对盐的吸收,另一方面热效应直接刺激肚脐,能有效调节经络。 要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建议在17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敷,因为此时是肾经的当令时分,也是补肾的最好时候。此外,还要多吃一些黑色的补肾食物,比如黑豆豆浆、芝麻糊、核桃仁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肚脐周围有疮疡或者溃烂等症状,就不要使用这种保健方法。五倍子敷脐治盗汗
五倍子具有敛肺涩肠,敛汗之功用。取五倍子5克,研成细粉,加清水少量,调成面团状,敷于脐眼,外用消毒纱布敷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一般敷药1-2次,盗汗多可得到控制。
?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