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治疗护理

养老院惊现老年痴呆ldquo百岁麻神

01

上海黄浦区“快乐之家”老年公寓有一位王者。

97岁的傅清秋阿婆是全楼公认的“麻将王”,打遍养老院无敌手。

不论是老人、护工还是家属,在牌桌上遇到她基本输多赢少。

更让他们泄气的是,这位傅阿婆居然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

除了麻将,她几乎忘掉了一切。

01

昨天,在养老院五楼的麻将桌前,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

四位老太太端坐在牌桌前,一位97岁,两位92岁,一位86岁,加在一起足有岁。

我所见证的,可能是麻将史上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一局牌。其中,岁数最大的选手就是傅阿婆。

老太太看上去容光焕发、精神抖擞,一点都不像将近百岁的老人,而且出手极快,牌友出牌速度稍慢还会被她说,不一会就连赢了三局。

图片来源:东方IC

问其他老人,是不是故意让她。众老人大怒:“谁让她了?她需要人让?这里打得最好的就是她!”

我不懂麻将,只好委托院长王海水在后面观战。看了一会,他来了一句:“这真是高手。”

王院长解释,打麻将有很多门道,自己留什么牌,打出去什么牌,怎么让自己的牌容易糊,不喂给对手需要的牌,除了运气,更考验谋划。

傅阿婆开局,牌还没有理好,第一张牌就打出去了,这说明她只用了几秒就确定了这局牌要怎么打。

最关键的是,她极少出错,每一步基本上都是最优选择,除了自己做牌,还要时时刻刻注意场面上局势和对手的出牌。

但问题是,这好像和我概念中的认知症不太一样?

“阿婆您叫什么?”

老太太看我笑笑,摇摇头。

“阿婆您几岁了?”

“我94岁了。”她伸出手指,费劲地比划着。

“她进养老院这年94岁,所以一直以为自己94岁。”

傅阿婆的女儿告诉我,母亲患认知症十多年了,现在基本上除了天天照顾她的儿女们,其他人一概不记得。每个认知症患者症状都不一样,傅阿婆的表现是,喜欢藏东西,然后就忘记藏哪儿了,于是怀疑被别人偷了。照顾她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天都要一边被她骂,一边帮她找各种东西。但奇怪是,有一件事情她却一点没有忘,那就是麻将。

图片来源:东方IC

据说在她年轻时,牌技也很不错,如今97岁,还患上了认知症,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好像更加精进了。养老院的老人们不是她的对手,护工们也玩不过她,心中不服的家属们也纷纷来战,也是一败涂地。于是养老院“麻神”的威名不胫而走,但傅阿婆对此却非常苦恼。

因为这栋楼里没人愿意和她玩了。

在养老院,经常看到傅阿婆慢悠悠地四处串门约战,结果经常还是“一缺三”。

独孤求败的寂寞谁能懂……

实在找不到对手,傅阿婆只能拿出一副随身携带的小麻将自己研究,往往一坐就是半天。

傅阿婆的女儿说,她们自己一点麻将也不会,对于母亲的这个爱好,只要不是太过头,也只能随她去了。

“我妈平时真像个病人,这个忘那个忘的,乱发脾气,和小毛头差不多了,但一上牌桌,马上就恢复正常,神态都变回年轻时的模样,赢了高兴,输了骂人,一点也不像快一百岁的人。”

傅阿婆80多岁被确诊患病,拍片后医生说:“脑子都快萎缩没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糕。”说来也奇怪,十多年过去了,病症并没有继续恶化。

王院长说,他认为,打麻将对延缓认知症发展是有帮助的。从他的经验来看,只要是高龄老人,不管有没有认知症,如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无所事事的状态,健康情况也会越来越差。但凡是心情愉悦,有兴趣爱好,喜欢的社交的老人,基本上都是长命百岁的。

“高龄老人,没有什么大病,只要他们想活,就真的可以活很久,但如果他们哪一天觉得活着没啥意思,很可能很快就故去了。”在“快乐之家”养老院,80岁都算“弟弟妹妹”,90岁一抓一大把,岁朝上的就有5个。

照顾高龄老人,就和养一盆娇贵的珍稀花草一样,需要万分小心。王院长的秘诀是,鼓励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去社交,让他们时时刻刻心情愉悦。

这么看来,老人适当打打麻将,也不是啥坏事。

看着牌桌上大杀四方的傅阿婆,我仿佛看了几十年后在养老院捧着手机打游戏的自己。

新民眼工作室李一能

编辑

包雍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zlhl/1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