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天是九月九重阳节,重阳节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01注意秋燥容易引起旧疾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弱的老年人更是如此。秋燥来袭,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比如用石斛煲汤。老年人基本都有旧疾,有些旧疾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都控制不错,但却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发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小病”。02秋季进补忌盲目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年人会依照习俗进行“贴秋膘”。但“贴秋膘”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食疗。在保健方面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进补。很多中药滋补品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03起居有常很重要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心态平和,不要过喜过忧,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的波动不利于养生。不适合“秋冻”的老年人有这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受寒冷刺激后,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脑和血管的负荷;再加上“秋燥”的缘故常常容易导致人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度增加,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出现。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秋季养生经1、少洗澡秋季老年人不宜过多洗澡,忌用碱性肥皂,以免因皮肤干燥引起皮肤瘙痒。秋季昼夜温差大,洗澡更容易引起感冒等症状。适度“冻”一下。有很多老年人习惯蒙着头,紧紧裹着被子睡觉。秋季是连接夏冬的过渡季节,适度“冻”一下,有利于适应冬季的干冷天气。2、适量多补水,忌流汗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过量运动又容易引起流汗,丧失水分,应该适量多补水,忌流汗。3、慎防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原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秋季天气转凉,外周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大,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最好家中能常备些舒缓血管,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中药,如复方丹参片等。心情开朗的老年人要多参加一些健身娱乐活动,与人多交流,保持心情开朗。▼更多服务,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zlhl/1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