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治疗护理

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在

5月12日,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发布《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并召开专题研讨会。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中国网北京5月12日讯(记者刘桢珂)12日上午,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发布《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照护服务报告》)并召开专题研讨会。《照护服务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将带来长期护理保险扩展覆盖范围、养老服务机构逐步转型、社区增设照护服务项目等相应变化。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会上,围绕《照护服务报告》取得的成果,来自学术领域、专业机构、涉老企业的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认知症老年群体的需求现状,深入剖析了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推动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建言献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与年相比,60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痴呆患者约有万,认知症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老龄协会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完成了《照护服务报告》,实现了阶段性成果转化。

《照护服务报告》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专业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知晓率偏低、家庭照护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以现状为基础,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发展得出四个基本判断:一是照护服务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年我国老年痴呆人数将达到万,年将达到万。当老年人口达到峰值时,认知症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也将达到顶峰,需要提前在思想、制度、物质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二是家庭照护服务人力资源仍然短缺。预测到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超过50%,年将达到67.9%,认知症老年人家庭自身能够提供照护服务的人力资源将日益减少,专业化照护服务需求将呈持续增长趋势,但难以得到满足。三是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对象将逐步转变。养老床位供需不匹配,大部分养老机构市场化发展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足,为认知症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或将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转型的重要契机。四是长期护理保险将成为照护服务的有力支撑。中重度认知症老年人属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同样需要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范畴,由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有效的护理保障或者经济补偿,成为使认知症老年人家庭得以维系和喘息的重要支撑。

《照护服务报告》聚焦了三个问题:一是基础数据。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推算出我国认知症老年人数量、记忆门诊实际需求量等数据;根据自主开展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出认知症社会知晓率偏低、家庭照护经济压力较重等结论,为相关部门出台对口政策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二是主要矛盾。把研究重点放在能够早突破、早见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在养老机构转变服务对象、扩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等方面找准发力点,为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发展趋势。把科学预测和研判融入对策建议,提出了开展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行动,组织社区持续开展认知症主题的群众活动,鼓励认知症家庭建立照护协作机构等具体措施,有助于“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实施。

吴玉韶在讲话时指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健康老龄化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使认知症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独立的生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尽快建立完善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费用分担、需求与服务评估标准、家庭照护服务支持等政策制度。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错误观念,消除公众歧视,提高公众认知,真正实现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要开展老年认知友好环境创造活动,在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社会视野中,爱和陪伴是最好的照护,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共同构建认知症老年人熟悉、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继续享受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继续享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要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和设施,帮助认知症老年人及家庭共享政府、民间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力量的支持。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机构的照护服务质量和提升家庭照护服务能力,以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为突破口,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北京康语轩养老院、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幸福颐养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积善之家养老服务公司等多家老龄企业代表、中央主流媒体和老年媒体记者等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专业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知晓率偏低、家庭照护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以现状为基础,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发展得出四个基本判断。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吴玉韶指出健康老龄化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使认知症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独立的生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国际部)主任孔伟主持本场发布会并讲话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医院南楼神经科副主任解恒革参加发布会,并表示在认知症防治的社会视野中,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他呼吁大家把关爱痴呆老人化为行动的自觉,构建老人熟悉和谐的生活环境,让老人继续享受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享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负责人金恩金参加发布会,并表示由于整个社会对于认知症社会的普及教育和理解不够,往往把认知症患者被看成问题人,被当成异类,这样不利于患者之后的治疗。因此她对年英国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认知症介护理念表示赞同,希望今后越来越多的认知症患者不再被作为问题人和异类看待而是作为患病的普通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诉求和表达,在专业照料帮助下让认知症老人能够过上普通人的正常化的生活。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丹参加发布会,并表示认知症长者的照护人员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照护技术以外,还需要承受认知症长者在周边症状引起的拒绝照护,甚至谩骂、过激行为攻击殴打照护者,照护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希望能给予认知症长者的照护者更多的关爱、支持,不仅是专业人才的补贴,而且需要让他们能获得社会对他们职业的认同感以及肯定。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北京幸福颐养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并表示认知症在国内养老领域的快速发展,养老行业也经历了早期对认知症从“排斥”,到如今“主动拥抱”的变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变化恰恰代表了养老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5月12日,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发布《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并召开专题研讨会。中国网记者刘桢珂摄影

本文来源:中国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zlhl/16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