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头镇振德路95号,有这么一家店铺,不大的屋内,摆放着一些制作完成的铝制用具,还有一个小磨具台和几张板凳,这就是王岳轩老人退休后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小店。纯手工制作铝制品曾经辉煌一时,手艺人很受欢迎,随着铝制品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市场对手工铝制品需求也逐渐减少,手工铝制品行业逐渐衰落。
王岳轩是土生土长的水头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18岁的他,已经是一个木匠师傅,在当时的水头镇木器社上班。他告诉记者,“当时当一名木匠师傅还是很吃香的,收入也不错,所以木器社的员工越来越多,到后来,五金厂创办了,于是就转了一批员工到五金厂上班。”隔行如隔山,被分配到五金厂的王岳轩当时27岁,只好从头开始学习。没有师傅教,他就自己去看去琢磨,然后试着去做。他说,“我是半路出家,只有比别人更加勤劳才能赶上别人,幸好有做木匠的功底,有些还是相通的。那时候就试着去做,然后把一些师傅做的产品拿来反复看,不懂的就主动去请教。”在五金厂一做就是33年,他一直兢兢业业,有时候为做好一个产品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琢磨。
记者采访王岳轩老人时,有一位市民拿来一个底部烧出一个小洞的铝壶前来修补。王岳轩告诉记者,“这种铝壶以前每家每户都有,用的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底部破裂的情况,换个底需要一个多小时。”说罢,年过七旬的王老戴起老花镜,开始忙碌。“这种壶买一个才二十几元,烧了半个月就漏了,到这换个底要18元,可以使用一年多,还是比较划算的。”该市民说。显然他已是这家店铺的老客户了。经过一个小时的敲打、焊接等工序,铝壶补好了。减掉成本费,这样修补一个壶只能赚几元钱。
手工铝制器具现今已很少见,说到这门手艺的传承问题,王岳轩有些无奈:“以前有几个人想要跟我学手艺,但是都不合适。学这门手艺不仅需要耐心细致,更需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坏了的用具人们想到的是换一个新的,更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了。”
退休后的王岳轩拿着退休工资,晚年生活还算安逸,但他不愿意放弃这门跟随了一辈子的老手艺,于是开了这家店铺,一开就是二十几年。他说:“刚退休的时候,店铺生意还不错,有时候一天忙得都顾不上吃饭。现在年纪大了,生意也不如以前了,不过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经常敲敲打打的还能防止老年痴呆。做了50年的活,挺舍不得的,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心里都会踏实许多。”
来源:平阳新闻网
小编:秋雨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