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也许大家对于这个绕口的名词很陌生,但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据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患者脑海里像有一块橡皮,记忆被逐渐擦去……
像撰写《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里根都被阿尔茨海默病所侵袭,晚年的世界,慢慢都只剩下自己。
而另外一种痴呆也曾出现在大家眼中:“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因多次卒中留下后遗症,患上了血管性痴呆。就在不久前,美国大选正热的时候,候选人希拉里也传来“只剩一年活命”的风声,而原因竟是——晚期血管性痴呆。
有人不禁联想,血管性痴呆属于老年痴呆的一种吗?血管性痴呆那么容易“速死”吗?随中六君来了解一下吧!
血管性痴呆:易在中风后出现血管性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老年人的第二大痴呆。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1.5%,且女性要多于男性。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me,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易在中风后出现。血管性痴呆患者,对就近发生的事常常遗忘、记忆力减退;对事物的判断,对问题思考、理解,以及讲话等脑高级功能下降。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更为突然,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例如走路不稳。此外,血管性痴呆可以较长一段时间处于病情稳定,不恶化甚至好转,头颅CT和MRI显示大脑有程度不等的缺血灶或出血灶,但新的即使是轻微的脑血管事件又会明显加重痴呆,是典型的呈阶梯式发展的一种疾病。
相对于难缠的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可以有的放矢,有效降低发病率。
1、首先,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疾病的患者,要控制好病情,尤其是要预防中风后引发的血管性痴呆。
2、多动脑,多读书看报,做一些有兴趣的事;
3、多锻炼身体,养成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习惯;
4、饮食规律,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也就是要定时、定量以及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以及低盐,还要戒烟戒酒。
老年性痴呆:只能预防无法拦截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发觉,而且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常常被误认为是自然的衰老现象。直到患者症医院诊治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何辨别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早期症状鉴别比较容易,到了晚期鉴别比较困难,但是,一般仍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鉴别:
1发病过程:老年性痴呆发病极慢,为潜隐性;血管性痴呆虽然多数起病缓慢,但有急性发病,尤其是在卒中发作时症状明显加重,病程呈波运性、阶梯型恶化。
2早期症状:老年性痴呆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血管性痴呆早期自觉症状明显,如头痛,头晕,手足麻木,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且伴有抑郁焦郁心情。
3精神症状:老年性痴呆对记忆力下降,智力损伤无认识能力,而血管性痴呆又自知力存在,知道自己记忆力下降,有的病人会为此焦郁。老年性患者情感冷漠或欣快,而血管性痴呆患者早期情感脆弱,情绪不稳或低落。
4发病年龄:老年性痴呆发病年龄较晚,一般60-65岁之后,血管性痴呆发病年龄比老年性痴呆早,多在50-60发病,亦有极少数50岁以下发病者。
5脑CT或磁共振(MRI)检查:血管性痴呆患者脑CT或MRI检查常有明显的病灶存在。老年性痴呆患者脑CT或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脑萎缩,早期多以颞叶萎缩明显。
为他们,我们还可以做这些
发现身边带“黄手环”的老人
家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可以把老人的姓名、年龄、地址、子女电话信息写在手环内置卡中。如果大家出门时,遇到有老人带着黄色手环,请帮助他们打电话回家吧!
不管是老年性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
家有老人都要树立“早防早治”的观念,
我们都会老去,
关爱老人,也是关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专家介绍
还可戳“阅读原文”,与专家详聊噢!
文综合于39健康网
图片源于网络
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