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疾病病因

老年痴呆新药开售,一年花4万,轻中度患者

昨日,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代号:GV-)正式在国内上市,患者可凭处方,在全国各大专业药房(DTP药房)购买。

“九期一”新药,规格mg×14粒×3板一盒的定价为元。按照药物说明书计算,月费用约元(28天计算),1年约4万元。

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九期一”是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年,注定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发展历史里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首先是美国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百健宣布,将在年年初,为其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Aducanumab上市提出申请。这一消息的宣布,让百健公司股价飙升37%,弥补了自年3月宣布终止新药研制计划以来的损失。研究表明,若这一药物获得批准,将成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的首个针对病因的疗法。

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有条件批准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公司研发的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甘露特钠胶囊(代号GV-,商品名“九期一”)上市注册申请。该药的适用范围是轻度至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能改善其认知功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此消息一公布,迅速牵动了全球相关医疗人员的神经,吸引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眼球。

年,6种药

阿尔茨海默病也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最早由德国病理学家AloisAlzheimer于年报告。他在第37届德国西南精神病学年会上,报告了一例56岁患严重记忆障碍的女性患者。年,学术界为感谢他对这一类疾病的发现,用他的名字对该疾病进行了命名。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情景记忆下降为主的认知功能下降,伴有行为障碍及精神异常。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加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原因。

自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这多年来,全球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的药物只有6个。最早的投入临床的药物是他克林,年在美国获批,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有严重的肝脏和肾脏毒性,目前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年,日本卫材公司生产的多奈哌齐获得FDA批准上市,这是一个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也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第三个获批的药物是卡巴拉汀/利斯的明,由诺华公司生产,年首次在瑞士获批,是一个双通道的乙酰胆碱及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第四个获批的是加兰他敏,由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年获得FDA批准上市。第五个药物是丹麦灵北公司生产的盐酸美金刚,年获批上市。

而年至今,没有一个新药获批上市。只有一个新的复方制剂,即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复方制剂投入临床使用。这17年来,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新药均在关键的临床实验中败下阵来。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过程来看,所有公开报道的研发药物中,仅3%的药物进入Ⅲ期临床,而最终能够成功上市的只有1%左右。

虽然药物研发频频失败,但是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成果很多。年,《柳叶刀》国际痴呆症预防、干预和护理委员会公布,全球超过1/3的痴呆症病例可通过风险影响因素的生活方式干预得到预防。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早年教育水平,控制中年高血压、肥胖及听力下降,改善老年期抑郁、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及社会隔离等问题,有望减少1/3的痴呆患者。这一结果强调,控制可变危险因素对于痴呆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有望节约卫生经济成本。

在质疑中进步

近来极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jbby/1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