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精神病院、慈善机构再到康复中心、疗养院,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卫生医疗机构青睐于“园艺疗法”,即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翻土、耕地、搬运花木、浇水施肥等园艺活动,来治疗疾患,帮助他们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绿色疗法值得广受重视
通过园艺活动达到疗愈的目的不是新观念,其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的印第安民族。园艺疗法虽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科学或者一门学科专业却只是近世纪的事。
17世纪晚期,学者们明确提出,园艺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益处,并开始了早期的研究。18世纪晚期,美国精神病学之父本杰明博士在其临床实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从事园艺劳动对精神病人有治疗效果的观点。年,他在费城创立了好友精神病院,并且积极在其中使用园艺疗法。至此开始,园艺开始被当作一种手段来治疗患有心理健康和发展障碍的患者。
芝加哥植物园自年在其都市园艺部设立园艺疗法处,并开设了以一年为周期的园艺疗法课程。课程特色之一就是为疗养者、智力低能者开设专业治疗课程,建立老年人专用住宅,医院、青少年工读学校、老年人福利所、医院等相关机构培训园艺疗法从业人员。
现在全美有所以上的植物园与树木园都提供园艺疗法服务,以园艺活动作为治疗病人的一种手段。这种“绿色”的非传统医学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接受。园艺疗法作为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自然疗养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追求自然、实现身心健康的原则,如果在养老景观中加以重视,将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
精巧设计关怀备至
疗愈花园不同于普通花园,在设计上会充分考虑患者的五官感受、身体状况等。寻找适合易种的植物是非常必要的。疗愈花园专门选择色彩鲜艳、无毒性、繁殖或取材容易、花期长、维护管理容易的植物种植在园中,比如艾草、薄荷、鱼腥草、左手香、芦套、紫苏、姜黄、石莲花、地瓜叶、葱、蒜等。植物每日不断生长变化,可以带给种植者期待感,促使其重新发现生命的长处,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疗愈花园在设计上大多会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坐落在新加坡海特拉巴路,由新加坡公园署承建的“康疗花园”于年建成,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HS健康学院参与设计,主要面向认知症老人及年长者。在这座花园中,有色、香、型不同的植物,结合不同的座椅,能观察到不同形状、颜色的花草,保证四季有不同颜色的花;水泥道路地面拓印了各色植物的叶子,因为老人经常是低头走路,因此地面铺装也很重要。还有叮咚响的泉水、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模型以及可供老人进行各种园艺手工活动的区域等等;上面所阐述的种种设计,都是与园艺疗法息息相关。
为老年人设计的景观,要考虑到他们衰弱的身体机能,相应增加刺激的数量与强度;针对老年人行动能力变弱,要注意景观的可达性和无障碍设计,增设休息设施;对于老年人常见的各种病症,需要增加相应的氛围营造和空间配置,使他们减缓病痛、精神焕发。
↑新加坡疗愈公园HortPark
疗愈花园花开遍地
园艺疗法是指对于有必要在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服务的人群主要是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下者、乱用药物者、犯罪者以及社会的弱者等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改善的人。由于存在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目前园艺疗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现如今,其应用场所已经从卫生医疗机构,逐渐扩展到植物园、城市公共绿地等地方,而活动项目也日趋多元化,森林SPA、芦套护理等十分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园艺疗法的治疗效果,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专业的园艺疗养院或康复花园。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莱加西医疗系统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医院,园艺疗医院不可或缺的保健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该机构的园艺疗法始于年的“星期四花园俱乐部”计划,在其中的一个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居护理有关的项目中,老年痴呆症患者被安排进行社会性的植物种植活动,譬如在花园或是在室内除草或者栽培植物。该机构园艺治疗方案协调员特雷西亚·哈森表示:“当他们在自然中忙碌时,病人的焦虑和神志恍惚减少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如今,这家非营利性机构建有9个不同的疗愈花园。
尽管园艺疗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不仅对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尚未建立起一个园艺疗法的机构和团体。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以及国人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日趋重视,在中国,园艺疗法无疑会迎来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环球时报、养老公社、养老那些事儿、联合早报、每日商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