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疾病病因

老者安之七抗拒衰老

按: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将要发出的,是我到了六十岁时写的一组老年话题的文章。

时间飞快,匆匆又过了二十多年,如今我已八十二岁。同是“老年”,这“老年”跟那“老年”大不相同。那时在生命机体中还留着青年的尾巴,人生犹带着许多乐趣,说起老年来,能生发出诸种审美灵感,行文中不时跳动着自嘲的享受;如今亲历耄耋,年迈体衰,时遇病疼折磨,脑子里中总萦绕着不如意的意绪。当下再要写老年话题的文章,就会与当年这组大异其趣,何况已慵懒得没有写文的冲动了。这是这组文章的最后一篇。

            

  我在终南山所抄《普贤行愿品》              

                  

  多年来我一直珍视我外貌神态的迟钝痴呆,这给了我形象的独特性。正常人便不大愿意接近我,仁爱心强的人甚至怜悯我,这样,迟钝痴呆便赐给我诸多好处:一是无形中减少了许多忌恨者(嫉妒是一种国病),即使我偶然得了名获了利,忌恨者一联想到我的形象,也会心理平衡,“原谅”我的;一是构筑了我的清静,本来要找上门结党的、闲聊的、求教的、质问的,一想到我的“德行”,便自己却步;三是“第三者”绝迹,因为我这神气把残余的一点男子性感魅力冲击得无踪无影,风骚女性退避三舍。这不但自己少了事非,连老婆也得了实惠,不会有丈夫沾花惹草的担忧。

  老年来临,我忽然警惕起来,如果这样嗜痂成癖,以至从内到外地痴呆起来,那就惨了!譬如出外回家找不到门;见了儿女问“你是谁”;把床当厕所等等,那就“独特”得过头了。近年,我有意干了两件抗拒衰老的事,颇有收益,不敢靳爱私藏,愿向老年朋友献芹献暴。

  

一件事是搞易学。易学是中国学术的总汇,你很难说它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我中学时偏爱文史,厌烦数理化,数理化课都是混过来的;现在好像命运特意安排我到老要补偷懒了的这一课,一钻到易学里,推究星宿日月在太空黄道间的运行轨迹和位置;从公历推算年月日的干支;以二进制计算六十四卦各爻的计数;用拆补局坐实每天奇门的三元所属;记忆每卦属哪一宫第几卦;权衡事物间五行关系的生、克、冲、合......钻进去了,兴趣极浓,而且我惊奇地发现,对这种烦琐的数理推导,我的脑子超过了许多年轻人。

  

另一件事是学电脑。九十年代初操作电脑,还是机器和人用英语对话,我把一系列DOS命令用大字写在墙上,像记“天山遁”“火地晋”的卦形那样来死背。汉字输入法我选择了“五笔字型”,因这种方法难学,学起来刺激,掌握之后却特别好用而有兴味。考贝文件时我有意试走各种不同的路径,以训练脑子的清楚灵动。当年只学过俄语和日语,向来没有接触过当时很恨的美帝国主义讲的英语,现在为了有资格和机器对话,我在旧书摊上买了一本袖珍英汉词典,通过它生吞活剥地来理解机器显示给我的信息。我感到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而学生和发奋向上是血肉相连的。当我用盲打轻松地敲出一个个汉字时,我和钢琴演奏家一样陶醉在节奏和旋律中。

  

 搞易学,学电脑,给了我一种新的生命体验,增添了年轻时搏击生活的自信心。这两个行动不但把老年痴呆症推拒到遥远的地方,而且给自己营造出一股青春气息,所以我十分庆幸这两个行动。

  

  当然,话又得回到文章开头,对我外貌神态的迟钝痴呆,则仍须敝帚自珍,是不愿舍弃也无法舍弃的。

费秉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jbby/13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