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有近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aseAD)在中国也被称为老年人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为万,约每4秒钟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病例。就我国而言,老年痴呆病人数已超过万,几乎占全世界患者的1/4,且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仍较明显。
一、早期识别身边的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最早期的征兆主要是记忆减退,尤其是近记忆,患病老人往往记不得刚做过的事情,不记得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从而表现得喋喋不休。而此时,他们依然还能很清晰地记得自己过去多年甚至年轻时的经历。
1.近记忆丧失影响的工作能力: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工作联系电话,但事后能再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但是痴呆患者可能经常忘事,而且事后并不能再回忆起来,甚至多数患者否认自己存在记忆障碍,或因记忆差而影响工作生活。
2.难以胜任家务: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很忙的话,注意力会时不时分散,比如说,正在做饭时突然听到电话铃响,注意力会分散。但是,痴呆病人可能会帮着做些家务,有时甚至显得很主动,实际上却总是越搞越糟,总在帮倒忙。
3.言语问题:任何人都有可能有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痴呆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单个的词语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结果旁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严重的甚至叫不出常用物体的名称。
4.时间和地点定向力障碍:偶尔忘记星期几或暂时忘记自己要去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但痴呆患者在自己熟悉的路上也会迷路,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那儿的,怎样才能回到家,或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等。
5.判断力变差或下降:人们有时可能会沉迷于某种活动,暂时忘记自己正在照看孩子。痴呆患者会完全忘记自己正在做的事,日常穿着也可能不恰当,比如同时穿着好几件衬衫或短袖,把内衣穿在毛衣的外面。
6.抽象思维障碍:正常情况下,只有计算任务过于复杂,才会让人觉得有些紧张不安。而痴呆患者可能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却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7.将东西放错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将钱包或钥匙放错地方。痴呆患者可能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如把熨斗放在冰箱,把手表放在糖罐里。
8.情绪或行为改变:每个人都会时不时伤心或不高兴。痴呆患者的情绪波动非常迅速,安静的时候会毫无原因哭泣,甚至极为愤怒。
9.人格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气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痴呆患者的人格改变非常显著,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性格会变得越来越暴躁、固执。
10.主动性丧失:正常人有时也会对家务、工作活动和社会义务感到厌倦,但大多数人能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很快恢复工作主动性。而痴呆患者表现得极为被动,需要不断提示或督促才能参与活动,经常终日无所事事,在家无目的地晃来晃去。
二、“三管齐下”治疗老年痴呆症
目前,专家们达成共识,认为科学的、全方位的“三管齐下”痴呆治疗与保健模式是提高痴呆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包括:
1.给与患者规范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能延缓疾病进展与功能衰退。针对胆碱功能缺陷最成功的治疗方法是减少乙酰胆碱的自然降解(分解),即采用一种称之为胆碱酯酶抑制的化学物质来减少乙酰胆碱降解而增加其在脑内的水平,而达到改善记忆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批准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两种药物用于治疗轻度和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我国最新临床实验表明,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我国最新临床实验表明,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国外有研究显示,联合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效果优于两种胆碱酯酶抑制剂交替使用或合同,我国已批准美金刚用于中重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突然地终止治疗有时会导致认知和行为问题的恶化。
2.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社会心理辅导与干预:痴呆患者常存在不少精神行为症状,如抑郁、焦虑、激越、攻击、妄想、幻觉等。一旦发现精神行为症状,家庭照料者就应该积极寻找造成这些表现得原因,尝试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认知干预(重新定向;提示、线索、任务排序或提示)调整坏境(调节噪音水平、提供熟悉的物品、减少混乱或视觉干扰、使用图片提供线索),改变活动要求(完成日常活动或日程计划、减少活动量和复杂性),或者人际交流方法(简化语言、使用或避免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