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病,包括腰椎的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
2,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腿疼,向内压迫脊髓,容易形成截瘫,
3,脊髓上联脑髓下通骨髓,脊髓是运动神经中枢,脑髓是中枢神经,骨髓包括胳膊腿。
4,导致腰椎疾病,包括久坐,负重远行,就是说一个是累出来的,太劳损,一个是闲出来的,缺乏锻炼,肌肉松驰。
5,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其病都在骨,主要是养肾。
6,骨骼的生长,离不开元气,肾主水纳气,肾主骨生髓,骨离开肾经。
7,肾经有什么作用?
8,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撕裂,肌肉拉伤是一个病,都要补肝肾能量。
问题,1,颈椎病,调理方案,硫酸软骨素,搓勃力。大便无力,肺气不足。
2,脑梗,脑萎缩,有痰湿音,炒焦的大枣泡水喝,饭后嚼大山楂丸,肝血大亏,吃当归丸,五更泻,脾肾阳虚,枸杞山药小米粥。
鸣天鼓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现代也有采用此法治疗耳部疾患的报道。由此,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可见一斑。
具体操作方法:挺胸抬头(可以闭上眼),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弹拨脑后枕骨,打六下放下来,再打六下放下来,六个六下为一组,一天三到五组。
博医养生新篇章55~75岁,是寿命的关键期,最怕这三种病...人到60,就进入了“花甲之年”,身体和心态都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多人60岁之后,感觉大不如从前。
其实,60岁以后是寿命关键期;过了60岁,最怕三种病!怎么做才能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寿呢?这里有一份特制的健康指南,年过60必看!
60岁后是寿命关键期,最怕三种病
第一
心血管病仍是头号大敌
60岁后,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患病率达39%,其死亡率也急剧上升。心血管疾病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危害尤为严重,尤其中年人一旦发生心梗,猝死可能性更高。
如果在长期熬夜、吸烟、情绪激动后,持续出现胸痛、胸闷、冷汗等,应尽快就诊。
骨折是“第二杀手”
在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因骨质疏松会遭遇约37万起骨折事件,60岁后发生率急剧升高。饮食不均衡,接触阳光少,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
所以,很多50岁出头的人,稍稍运动就觉得腰酸背疼,膝关节酸软,脚步虚浮,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症。第三
老年痴呆症来袭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之后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约为7%,这就意味着个老年人中有7人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加,65岁后增加到10%,80岁后会超过30%。
这份健康指南,年过60必看!
渡过关键期,活过岁
60岁以后是寿命关键期,过了60岁,最怕上面说的三种病!怎么做才能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寿呢?这份特制的健康指南,年过60必看!
一、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补阳养阴、延年益寿
顺应四时,就是按照年龄、四季、昼夜的特点作息、运动、吐纳。
1、顺四时而作息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
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
另外,建议在每晚亥时(9点至11点)休息,子时(11点至1点)入睡。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而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
2、顺四时而适寒暑
祖国传统养生学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如能顺应时节做好养生,不仅能够顺利度日,还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做到顺应四时,就需要春天多出门散步,吸收自然中的阳气;夏天晚睡早起,多出汗;秋天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冬天避寒就温,少出汗、多晒太阳.
二、腹式呼吸
护肺、防治高血压、促进长寿
生命离不开呼吸。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呼吸运动,但你却未必呼吸得正确。
怎样才能学会正确呼吸呢?最科学的呼吸方法为:“吸——停(屏气10—20秒钟)——呼”的腹式深呼吸形式,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也可使肠鸣次数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从而有益于健康长寿。
这种腹式深呼吸能防治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高血压,帮助人们减压、缓解失眠症状,最重要的是,腹式深呼吸能促进健康长寿。
另外,研究证明,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4厘米,肺活量大大提高。
三、吃粗粮,少食多餐
保护消化系统、延年益寿
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能起到辅助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作用。
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另外,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保证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不妨采用“少食多餐”法,一天分5~6餐进食。
四、保持平和的心态
保护心脏、健康长寿
心态平和也是许多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吴明营教授曾表示,心态平和,心脏才健康。
而从中医角度看,受了委屈不要怨天尤人;身处逆境时,多发掘事物积极的一面;坦然面对问题、坚定立场、学会沉默;学会换位思考,包容一切;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60岁以后是寿命关键期,过了60岁,最怕三种病!这份特制的健康指南,防病、保健康、延年益寿,年过60必看!不妨将这份指南送给身边每一位年过60的朋友,祝愿大家都能健康活过岁!春季养肝正当时
中医防病,重在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增强体质从春天抓起,
提高免疫力从养肝开始!
肝为“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象征着一股阳气向上冲破阴气的束缚,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等方面。
胆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即决断者、裁判官。当人犹豫不决时,需要靠胆来拍板做决定。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的就是胆的功能。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就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