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是5%,每增加10岁,发病率就增加5%,也就是说,85岁的人群中,每2-3个就有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其实,老年痴呆症是可以提前发现的,而且能通过一系列举措来预防。01
老年痴呆症的征兆有哪些?
那么,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前期的表现呢?1、记忆力下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早期就会有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如果对最近发生的事情遗忘速度加快,总是忘东忘西、长久的事情也无法记起,有明显的记忆能力降低的趋势,都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正在发展,此时神经系统退行性速度加快,自然无法保持正常的记忆能力,这也是老年痴呆症发病前兆之一。2、无法独立思考和判断很多的事情无法进行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前期表现。在神经退行性变速度加快时,大脑正常功能无法发挥,主要的特点就是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降低,遇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很难自行处理,有这种情况存在,多说明疾病在发展,神经功能受损,大脑功能降低,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下降。3、做事情漫不经心老年痴呆症在发展,会让老年人出现注意力分散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做家务都可能会有漫不经心这种表现,无法集中注意力做好这些事情,甚至连独自外出购物这个过程都会受影响。因此,发现自己总是漫不经心,处理很多的事情都没办法注意力集中,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发出的警告。4、情绪变化老年痴呆症持续发展,身体健康会受到威胁,因为很多人在老年痴呆症发病早期,就会有情绪方面的波动,对新的事物表示茫然,难以理解,而且情感会出现冷漠这种现象,偶尔还会遇到一些小的事情就容易激动,总是产生怀疑的心理。有这些情况存在,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在发展,应该及时应对防止病情加重。02
哪些人更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儿童、青年、中年、老年都可发病,但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尤其是以下几种人群:1、有过脑外伤的人群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脑功能出现退化。如果一个人曾经有过脑外伤、或者因为疾病的原因导致脑损伤,那么他患上老年痴呆的概率也会比正常人高一些。有过脑外伤的人一定要及时治疗,并且对于脑外伤后遗症也要及时调理。
2、沉默寡言的人群一个人如果性格悲观消极,且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步入老年后患上痴呆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性格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治病因素,但并不是说沉默寡言的人就一定会患上老年痴呆症,只是患病机率比热情外向的人更高些。3、过度肥胖的人群肥胖也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人一到了中年就容易发福,如果不及时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概率会比正常体重的高。另外,肥胖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三高的人群也更容易引发老年痴呆。4、不爱动脑的人群常言道用则进,废则退,对于大脑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从事机械性工作,不需要动脑的人群,他们的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更大。大家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动脑才行。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的典型症状,当经常出现短暂性记忆力缺失时,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了。比如说一出门就忘记自己要买什么;刚想拿什么,转眼间就不记得了……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症的征兆。建议年过40岁的人群,就要有意识的去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03
预防痴呆有哪些办法?
1、多多社交多社交能够提高大脑的活跃性,多动脑能够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让它不至于那么早衰退。老年人朋友要多参与外出活动,多与朋友交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交接新事物,大脑才能保持活力。2、饮食调理要想预防老年痴呆症,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样化,建议遵守高蛋白、低脂低糖低盐的原则,可以多吃富含卵磷脂、纤维素的食物。老年人日常不妨多吃核桃、腰果、榛子等坚果类食物,能够帮助提高记忆,营养大脑神经,患者应该多吃。3、适当运动缺乏运动是65岁以上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定期锻炼能确保大脑得到稳定的富氧血液供应,有助于防止蛋白质斑块在大脑中的形成。像慢跑、游泳、瑜伽等都属于有氧运动,可以降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加强脑神经的联系和改善脑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4、保证睡眠睡眠时,大脑进入抑制状态,可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有消除疲乏、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等作用。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防止早衰,维护脑部健康最有效的方式。5、经常踮脚中老年人谁都怕中风,可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防痴呆和降血糖的动作竟然这么简单,就是踮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锻炼小腿肌肉,让下肢血管流动;除此之外,用大脑能否控制远端的脚指和腿肚子,来测试中老年人大脑的健康状态;而且远端的肌肉运动还会刺激大脑,反向调节大脑功能;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血糖。别小看踮脚,这可是全身重量的负荷练习,人有多重,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使了多大劲儿。家里有一个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就要有一个人无时无刻陪着,不仅老人感觉痛苦,照顾患者的家属也是异常难受。因此,我们需要在家人出现老年痴呆症苗头的时候,及时的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式控制病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