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疾病常识

LancetNeuro虚弱作为阿尔茨海

研究发现,经过尸检证实有严重AD病理改变的人群里,许多人在世时并没有痴呆的症状和体征,相反,一些临床确诊的AD,其病理改变并不是很严重。这一差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并开始寻找影响AD病理和痴呆表现的潜在因素是什么。

本文作者假设虚弱是AD病理与临床痴呆表现之间的一个潜在调节因子,并进行了该篇研究。

方法

该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快速记忆和老化项目(theRushMemoryandAgingProject),该项目是一项临床-病理队列研究。临床AD诊断基于NINCDS-ADRDA标准。用虚弱指数(frailtyindex,FI)来衡量虚弱状态。病理评估用全球阿尔兹海默症病理负担(GlobalAlzheimer’sdiseasepathologyburden)来表示。作者使用logistic回归对病理负担、FI和痴呆表现三者关系进行了统计,并对数据模型进一步处理。

结果

该项目有人尸检证实存在AD病理,并统计了FI。依据table1,人群最后一次认知测评到死亡的时间是0.89年,SD是1.13年,平均死亡年龄是89.7岁,SD6.1岁,人(69%)是女性。其中人(53%)在最后一次临床评估中被诊断为可能或很可能的AD。整个样本的平均FI为0.42(SD0.18),中位数为0.41(间距0..91),FI呈典型的右偏态分布,以0.41为界值将人群分为中度和重度FI。FI高的人(FI=0.41)与低的人(FI0.41)相比,年龄偏大,MMSE分偏低,更有可能诊断为痴呆。

依据table2,具有高AD病理负担的人群里,35个人(8%)未诊断为痴呆。50个人(11%)诊断为痴呆,但是属于低AD病理负担。由此可见,大约6个人里就有1个人,其AD病理负担和临床痴呆诊断之间的关系是较弱的。

依据figure1,AD人群的FI是显著高于非AD人群。然而,在AD患者里低AD病理负担的人,其FI最高。在低AD病理负担人群里,高FI的AD患病率高于低FI(69%vs5%)。经过年龄,性别和教育的调整,FI和AD病理分别与痴呆状态独立相关。当FI模型中加入AD病理因素,模型的吻合程度得到提高。并且,FI与AD病理间显著关联(OR0.73,95%CI0.57–0.94;Pinteraction=0.)。适度分析(moderationanalysis)显示,痴呆状态与AD病理关系受FI水平影响,随着FI的增加,两者的关系变弱。

敏感分析检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受AD病理类型影响。结果显示只有神经炎性斑块,在FI与痴呆状态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OR0.80,95%CI0.66–0.96;Pinteraction=0.)。适度分析表明随着FI的增加,神经炎性斑块与痴呆状态的关系减弱。对于淀粉样斑块(以体积占比计算而不是数量计算),结果与上也是一致的。

作者发现当研究人群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时,AD病理与FI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为了防止日常生活活动中变量的影响,作者重建了FI模型,结果仍是相似的。控制了卒中和充血性心衰这些危险因素后,FI与AD病理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显著的。当用虚弱分型来替代FI时,它能显著的预测结果(OR2.46,95%CI1.76–3·45;p0.),但是与AD病理的关系不再显著(OR0.57,95%CI0.29–1.14;Pinteraction=0.11)。

讨论及结论

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低AD病理负担的痴呆患者,其FI最高。这表明FI影响临床痴呆的表现,对于存在有AD病理负担的人,较高的FI使得出现临床痴呆表现的阈值下降。对于临床未诊断痴呆但有较高AD病理负担的人,其虚弱水平并不比平均值高。综上表明,个体越衰弱,其忍受AD病理负担的可能性越小。

二,虚弱因素的加入,使得AD病理与痴呆状态关系的模型更加吻合,可能是因为衰弱可以解释老年痴呆的几种原因。

三,衰弱是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与痴呆状态关系的重要调节因子;虚弱程度的增加削弱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与痴呆之间的关系。

该项研究结果提示,导致临床痴呆表现的原因是很多的,单一机制是不太可能解释得通。尽管个体AD病理负担较低,但在FI较高的条件下,仍有较高表现出痴呆的风险。这使得一种新概念的提出,即AD是一种复杂的衰老性疾病,而不是以基因改变或特定蛋白累积为特征的单一疾病。这一概念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疾病临床表达的理解,解释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协助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法、目标及衡量标准,甚至有助于AD的预防和控制。

LindsayMKWallace,OlgaTheou,JudithGodin:InvestigationofrailtyasamoderatoroftherelationshipbetweenneuropathologyanddementiainAlzheimer’sdisease:across-sectionalanalysisofdatafromtheRushMemoryandAgingProject.LancetNeurol2;18:–8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jbzs/12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