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生专家、医疗科研人员纷纷“下山”,以接地气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老年慢性疾病、代谢疾病之危害性,以及饮食养生之重要性。
多番熏陶下,部分中老年群体自我养生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寻求健康养生方法,以此提高身体素质,力求将疾病拒之门外。
老年慢性疾病与代谢疾病,矛头共同指向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大多“病从口入”,高油脂、高胆固醇、甘油三酯丰富类食物难辞其咎。人体上述物质含量上涨,会成为血管病变“跳板”,心梗、脑梗、冠心病等疾病患病几率显著增加。
由此推断,想要通过饮食控制,来抵抗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就要从增强血管通透性、阻止代谢异常两方面入手,红薯几乎完美符合上述标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红薯富含膳食纤维、果胶、卵磷脂、维生素B族、胡萝卜素、高密度脂蛋白等营养物质。
其中,膳食纤维能够抵抗血糖异常代谢,高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克星”,它能够清除血管杂质,代谢多余脂质化合物,辅助消化系统排泄,双重作用下,机体才能运转如常。那么,长期吃红薯,到底是好是坏?不妨继续往下看。
坚持吃一个月红薯,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医生为您解答1、提高新陈代谢速率
机体新陈代谢速率减缓,会产生系列不良反应,如激素分泌异常、肝脏代谢排毒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衡,多重负面因素叠加,脂质化合物、代谢废物等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囤积体内,诱发肥胖,加剧代谢疾病、慢性疾病风险。
坚持吃红薯一个月,丰富膳食纤维能够提升胃肠道蠕动合力,刺激胃酸分泌,加速食物残渣转化、排泄速率,减轻肾脏负担,以此达到血管通透,对预防排便、排尿障碍等有显著功效。
2、皮肤白皙、红润有光泽
红薯维生素C含量丰富,是天然“抗氧化剂”,能够延缓脂肪氧化速度,抑制黑色素沉淀,阻止此类物质附着血管壁或皮肤基底,强化血管、肌肤等通透性,进而能够达到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目的。
3、强饱腹感、减脂瘦身
红薯之所以有强饱腹感,膳食纤维功不可没,此类营养物质难以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会挤占消化空间,让人无法产生食欲,从而制造热量缺口,辅助减脂瘦身。
4、强化记忆力
红薯中叶酸、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D含量充足,它们能够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成为神经元与神经递质合成“媒婆”,强化大脑功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垫脚石”,以此为切入点,红薯富含钾、铁等微量元素,能够消肿利尿,促进体内钠离子尽快排出,它相当于“居委会大妈”,能够调节电解质与细胞外液之间矛盾,达到内压平衡。
红薯膳食纤维、高密度脂蛋白丰富,前者能够抵抗糖分吸收,避免其转化为糖原、脂肪等囤积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负责为坏胆固醇“擦屁股”,能够清除后者所制造血液杂质,将病变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6、降血糖
红薯氨基酸、黏液蛋白、晒元素等样样不落,它们能够强化机体免疫活性,铸就强有力免疫防线,能够平衡激素水平,防止血糖代谢异常,进而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目的。
红薯食用有禁忌,牢记以下4点,或更有助于身体健康1、忌空腹进食
空腹进食红薯,丰富膳食纤维会刺激胃酸分泌,加剧反酸、烧心可能性。吃红薯时,需要搭配绿叶蔬菜等食用,在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还能减轻肠胃负担。
2、单纯将红薯作为主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减脂人士会选择将红薯作为主食,但他们同时会搭配绿叶蔬菜、蛋白质等同时食用,这才是健康饮食方式。部分极端减肥群体,对红薯减脂存在错误认知,会选择每日三餐只吃红薯,导致淀粉收入过多,诱发肥胖。
3、注意红薯食用时间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红薯最佳食用时间为早餐或午餐,如今国人大部分饮食结构“两头轻,中间重”,也就是早餐敷衍了事,中午丰富饮食,晚上随便吃吃,此类饮食结构,极易导致营养不良。
将红薯作为早餐,能够补充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能量,提高工作效率;将红薯作为午餐,能够与蔬菜、蛋白质等互相搭配,属于健康饮食;晚餐是一天结尾,不宜食用太多红薯,会导致积食,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4、肠胃疾病人群,红薯少吃为宜
红薯饱腹感极强,膳食纤维丰富,肠胃疾病人群,代谢功能不足,消化负担加重,长期如此,会加重病情。
#健康科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