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由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首次在年提出的,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老年痴呆症,它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常发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
阿尔茨海默病人数在上涨据统计年全球有AD患者万人,全球为此病耗费了1万亿美元,依然阻止不了人数的增长,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慢慢的从无名之辈,攀升到了全球10大死亡人数的第五名,而且未来,这样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预计年将达到万人,而相应的费用也将翻倍至2万亿美元。
全球十大死亡原因我国的情况一样不容乐观,据报道65岁以上的群体得此病的概率是5.6%,而85以上老人的患病率将激增至23%,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比例较高的国家,阿尔茨海默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非常沉重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预计年,我国将要为此病花费2.54亿美元,年则是9.12亿。研究此病刻不容缓。
老年人得病概率渐高一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对此病的研究却迟迟没有突破。自~年期间市场上引入抗AD药物加兰他敏、美金刚等,至今还未有新的药物被批准,堪称医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该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到目前为止科学家都没有完全搞明白,针对该病,在医学界存在的病理假说多达30多种:涉及淀粉样蛋白质与微管相关蛋白质假说,胆碱能损伤假说,基因突变学说,自由基损伤假说,炎症假说等。
淀粉样蛋白质研究的多分子机制包括有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细胞损伤的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脂质代谢、细胞凋亡、钙离子稳态的破坏、细胞骨架的完整性降低、Notch信号的改变,磷酸酶激酶、蛋白酶的异常,表观遗传学的改变,神经递质通路的衰退等。
遗憾的是通过这些机制或假说设计的药物临床试验均告失败。研究再次陷入困顿,制药巨头辉瑞更是无奈宣布宣布退出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
不过,年发表在nature子刊的名为《GutbacteriamayplayaroleinAlzheimersdisease》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篇文章展示了他们在小鼠中的试验,指出肠道细菌可以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目前已得到较多人的认可,原来困扰我们这么多年的老年痴呆症居然跟我们的饮食有关。
论文截图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99%以上都是细菌,这些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当有益菌占多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是健康的,但是当有益菌减少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各种不适,比如便秘人群的有益菌减少到15%,而癌症患者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不同人群中的有益菌比例
某些肠道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乘着有益菌微弱的时候,形成群落,产生淀粉样蛋白,并随着肠壁渗透性的增加,淀粉样蛋白很容易地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并且积聚在脑中。在脑中积聚的细菌性淀粉样蛋白会抑制TREM2的表达,TREM2在大脑中起抗炎作用,是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关键。使得我们脑部斑块的累积速度加快,从而加快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那么,我们的肠道菌群是如何组成的呢?这取决于我们在出生时来自母体的细菌,还有我们的基因和我们的饮食。事实上,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种类或者结构发生变化后,不仅会引起肠道疾病、还会引起肥胖、精神性疾病(AD、抑郁症、儿童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
用心吃好每一餐,营养又健康因此,不要小看我们的每一餐,每一顿,合理进食,就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