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被人们俗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衰退为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而且一旦患病很难逆转,也无法阻止病情进展。不过,这样的现状,今后有望改观。浙医二院研发出了一种特效的治疗方式。
据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是因为大脑中Aβ蛋白斑增多,导致神经元坏死。打个比方,如果把Aβ蛋白斑比喻为“垃圾”,“垃圾”太多把“土壤”都污染了,从而导致神经元坏死,导致痴呆。此前,针对该病,除了改善性治疗,并没有很好的方法。不过近日,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IL-33”蛋白可以清除分解Aβ蛋白斑。
医学专家在小老鼠身上进行实验,老鼠模拟成已经变成老年痴呆的老鼠,在注射了IL-33以后,老鼠的记忆功能恢复了,甚至变得更聪明了。比如说它受到电击以后,它知道电击过了,以后电击的路线就不再走了。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我国目前患者人数超过万,居全球首位,此前预计,这类人群的医疗和护理费用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激增。据了解,这医院和国际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院士、英格拉斯哥大学刘富友教授共同发现的,目前已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但用于临床还需一个过程。要推出的话,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