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全国各地频现高温预警,人们解暑的方式除了吹空调外,便是通过喝些冰镇饮品进行“降温”。夏天的夜晚总是伴随着小龙虾烧烤,配上冰啤酒好不惬意,啤酒又有较高的含水量,恰似清凉爽心头。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一种说法:小酌怡情,“微醺”有益健康。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超人研究数据表明:“适度饮酒”是陷阱
我们都知道,摄入的酒精过多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如果饮酒的危害仅停留在“伤肝”,那你可就低估了酒精。大量的文献指出,长期饮酒会导致各种癌症、大脑衰老、免疫衰老、高血压和心理情绪问题等。那么喝多少算多呢?科学家也从未对“适度”饮酒做出定义。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BIOBANK)中超过名健康成年人的数据,探究了饮酒量与大脑损伤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团队发现:长期饮酒会导致脑容量减少,即使是“适度”饮酒也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脑容量会随着衰老而减少,如患上老年痴呆症则更加严重。
该项研究发表于权威期刊《Nature》子刊上,研究数据显示:一个健康成年人如果每天摄入1-2个酒精单位的饮酒量,他的大脑将加速衰老2年。
*该类研究中通用的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对应10毫升酒精。换算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啤酒便是1瓶X苏=2瓶(罐)纯生或葡萄酒=2.5个酒精单位。
二、牛津大学:每天1罐啤酒,老年痴呆“找上门”
纵观全球,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为饮酒引发。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报告,全世界约有20亿人有饮酒习惯,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是在“适度饮酒”,对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在提示我们:饮酒量并没有“安全区”,适度饮酒也会损害大脑健康。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又为这一观点增添了新证据。这项针对人的研究显示:每周饮酒大于7个酒精单位与人体大脑中的铁水平升高有关,而大脑中的铁沉积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于知名期刊《PLOSMedicine》上,也是迄今为止针对适度饮酒与铁积累的最大规模研究。参与这项研究的志愿者平均年龄为55岁,有2.7%的人表示从未饮酒,所有人平均每周饮酒量为18个酒精单位,相当于每天1罐啤酒。根据受试者的饮酒量报告,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像(MRI)来评估他们体内的铁水平,大脑中铁积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差。该团队于年5月发表的论文中还指出:对于高血压和肥胖人群,饮酒对大脑的伤害会加剧。
该研究团队的负责人Topiwala教授说道:受试者中从不饮酒的人大脑中铁含量最低,即对于大脑健康来说,建议的酒精摄入量为0。
三、戒酒才是正途!那戒不掉怎么办?
“饮酒文化”这些年似乎已渗入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研究解读到这,可能会有叛逆的读者反驳道:30岁的身体60岁的大脑?我常年啤酒不断不还是好好的!据派派翻阅的大量文献来说,还是劝诫大家尽量少喝,因每个人酒精代谢能力不同无法一概而论,而得到证实的是适度饮酒一定是弊大于利。
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酒精对大脑的损伤如何“恢复”,那便是戒酒。如果怎么都戒不掉,有没有解酒的方法?派派为大家整理了几条解酒途径:
1.喝低度酒,或者喝酒时多喝些水,起到稀释酒精浓度的作用。当浓度降低时,人体吸收酒精的速度会变慢;
2.别空腹喝酒,也就是喝酒时要吃些食物。这是因为在进食状态下肝脏中增加ADH量,而且果糖可以增加NADH转化为NAD+所需的底物;
3.增强线粒体呼吸。补充NAD+前体物质可以通过增强线粒体呼吸来起到酒精代谢作用。
综上,喝酒不仅影响寿命,也对生命有着直接的威胁,因此听句劝:戒酒,拥抱美丽人生。我们的大脑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别用酒精去伤害它。
——TIMEPIE——
主页内有更多抗衰科普内容,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