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症暂时无法治愈,只有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来帮助缓解认知和行为症状。因此该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由美国健康统计中心出具的阿尔茨海默症年死亡率报告显示,该疾病的死亡率保持在十万分之25左右。
据悉,由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小组曾经调研并公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发展中国家老年痴呆症发病率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是以前认识的约两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更令人意外的是,我国的痴呆症患者有超过90%的病例未被发现。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误以为AD是衰老的一种典型表现,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9%的人存在这种错误的观点。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症正在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也拥有庞大的痴呆症患者,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与癌症等引起人们巨大的 全球的医药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能够治愈痴呆症的良方。然而投入产出的风险也是巨大的,据PhRMA统计,~年,十几年的新药研发战绩3胜败,失败的惨淡迎面袭来。辉瑞和强生公司曾在年8月6日宣布,抗Aβ单抗bapineuzumab的Ⅲ期临床试验已经遭遇失败。礼来公司于年11月23日宣布,最新完成的有名AD早期患者参与的大规模人体试验,仍然得出一个让人失望的结论,即solanezumab与安慰剂相比,没有明显的疗效,确认solanezumab的Ⅲ期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人类在攻克老年痴呆症的征途上,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早在年,医院的科学家们就发现,Aβ是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抗微生物蛋白,它像其他“警报素”或“防御素”一样具有预警微生物感染的作用。换言之,大脑中一旦出现Aβ,就标志着其中存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团队于年年底就表示,在AD病人大脑的Aβ沉积斑块中,竟然检测到细菌的脂多糖及鞭毛蛋白成分。这说明大脑中Aβ的形成很可能是细菌入侵或细菌成分渗漏其中所致,也许代表着天然免疫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Aβ发出的预警信号,可诱发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并释放一氧化氮及活性氧杀灭病原体,随后Aβ自动降解。可是,AD病人大脑中的Aβ却集聚形成斑块,显然是Aβ降解出了问题,而这一切都是炎症惹的祸。
对于Aβ在被感染的炎症性脑组织中不能降解的原因,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合作单位在年初发表的研究结果作出了合理解释。Aβ的降解依赖胰岛素降解酶和动力素相关蛋白-1的协同作用,但这两种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活性基团被炎症过程中迸发的一氧化氮修饰(硝基化)后失活,导致Aβ无法降解而沉积下来。
但是,真正的“祸根”并不是Aβ,而是造成大脑感染的病原体或其组分。现在还不清楚,病原体包括哪些种类?它们来自何处?最近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们惊奇地发现,肠杆菌科细菌机会性感染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竟然与老年痴呆症所见姿态不稳及动作失调有关。这或许预示着人们即将“擒获”AD的“元凶”。
一个由31名阿兹海默症专家们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表文章称,目前针对阿兹海默症的研究重点应当适当转移。他们的想法十分清晰:鉴于几十年来我们对阿兹海默症的防治研究从未成功,是时候考虑阿兹海默症依靠微生物传播的可能性了。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阿兹海默症的病因中很重要一方面被忽略了。事实上,临床治疗结果的确表明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延缓阿兹海默症的恶化速率”。当然,问题并不像文章中描述的这样简单,如果真是的话,我们早就找到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了。最重要的是,专家们呼吁大众警示:“阿兹海默症是可以被传染的”。
“当然,这一论断对未来的研究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然而,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阿兹海默症确实能够通过微生物传染”,来自英国阿兹海默症协会的主任JamesPickett说道。
众所周知,慢性神经炎症反应常见于各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然而,虽然一些抗炎药物与免疫抑制疗法能够减轻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但这些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在小鼠阿兹海默症疾病模型中,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CNS)聚集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然而后续的实验证明巨噬细胞的自发聚集不足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Naturemedcine》发表文章称,PD-1免疫检查点疗法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免疫检查点(ImmuneCheckpoints)是调节系统性免疫稳态与耐受的信号通路。特定的免疫检查点的阻断,比如PD-1,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由于PD-1阻断能够引发IFN-gamma介导的癌症免疫疗法,结合上述的实验结果,作者们猜测PD-1能否作为治疗阿兹海默症的免疫靶点。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作者们首先对10个月大阿兹海默症模型小鼠(5XFAD)注射抗-PD-1的抗体(对照组注射同型IgG)。在首次注射7天之后,作者发现PD-1的阻断能够提高脾脏细胞中IFN-gamma+CD4+T细胞的比例。对其大脑的脉络丛进行基因表达的检测,也发现其IFN-gamma表达水平的提高。这些实验现象说明PD-1的阻断能够提高脉络丛组织中IFN-gamma的表达水平。作者检测了这一疗法是否会对阿兹海默症的症状产生任何影响。作者按上述实验方法对10个月左右的AD小鼠进行了刺激,1个月之后,通过对它们的空间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的检测,发现PD-1的阻断能够有效缓解认知能力的退化;另外,作者还观察到PD-1处理组小鼠的大脑皮层老年斑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侧面反映了这一疗法的有效性。综上,作者通过一系列体内实验证明了抗PD-1免疫检查点疗法治疗阿兹海默症的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老年痴呆症病理研究与药物研发的探索之路上,人类将继续奋战,不断寻求新的突破途径。
本文由
汇编报道如侵将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