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如何远离老年性痴呆瑞金医院专家给你支招

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根据国外报告,在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4%~6%。痴呆根据病因又可分为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三大类。其中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原因。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生弟教授介绍,老年性痴呆是由于神经退行性变导致的认知障碍疾病,是病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办法从源头上预防老年性痴呆,只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尽量延缓病情进展,以期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抓住预警信号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老年性痴呆?陈教授指出,市民对老年性痴呆的典型症状应有所了解,以便在出现医院就诊。这些预警信号包括:记忆力日渐减退,“前讲后忘”;处理熟悉的事物渐感困难,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说话颠三倒四;书写困难,往往词不达意;计算困难,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性格剧变,多疑冷漠等。

“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生活中有些人在出现记忆减退时,认为是“健忘”“老糊涂”,医院检查、确诊,直到症状越来越严重才意识到可能是老年性痴呆,而此时往往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好时机。因此陈教授提醒市民,如果出现了上述这些预警信号,应该及时敲响警钟,医院检查,防患于未然。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神经心理量表测试及辅助实验室检查诊断老年性痴呆。大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病门诊都会有相关的量表测试,通过回答问题可对老年人的记忆力、逻辑思考力等进行量化评分,从而提供诊断依据。同时,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检查可观察大脑的海马体是否有萎缩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老年性痴呆,但这项实验室技术在国内的接受度很低。不少人听说要“腰穿”、“取脑脊液”就拒绝检查,认为“抽脊髓很可怕,会有后遗症”,其实这是一种偏见。陈教授呼吁市民应正确认识腰椎穿刺。首先,穿刺针是扎在脊髓腔内,而不是骨髓腔内,并非“抽骨髓”。其次,脑脊液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它会不断生成更新,所以抽取脑脊液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只要按照医学常规操作,非常安全,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反而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确诊。

认识“轻度认知障碍”

其实,我们还可以再“前行一步”,在还没有进展为老年性痴呆,但已经出现与同龄人不相符的记忆减退时,就进行及时干预。这种位于正常衰老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状态,医学上被称为轻度认知障碍(MCI)。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一般为:(1)存在由患者本人、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记忆障碍主诉;(2)记忆测验成绩低于相应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正常对照者1.5个标准差;(3)总体认知分级量表轻度异常,即总体衰退量表2~3级或临床痴呆量表0.5分;(4)一般认知功能正常;(5)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6)除外痴呆或任何可以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疾患。

陈教授介绍,在轻度认知障碍人群中,有些并不会发展为老年性痴呆,但多数会比健康人群更快地进展为老年性痴呆。如果能够早期治疗干预,可使一部分人不发展为老年性痴呆,另一部分人可以延缓发病的时间。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早期干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1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如多奈哌齐、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等;谷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如盐酸美金刚。另外还有一些改善脑循环的药物等。陈教授指出,尽管现阶段医学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和减缓老年性痴呆的症状和进程,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治疗比不治疗要好,早治疗比晚治疗要好。

那么,对于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是否也应该马上用药呢?陈教授介绍说,目前医学界对此仍有争议,但现在主流倾向于在轻度认知障碍期就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治疗药物。

与药物治疗相比,非药物治疗更加值得我们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