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一周大新闻两地出台关爱失独老人新政

北京最佳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融资新政

安徽鼓励发行地方债企业债促养老服务发展

人民日报合肥10月13日电(记者叶琦)安徽省民政厅日前印发《开展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将加大对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着重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力促进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

《方案》提出,安徽将全面建立和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年底前实现两项补贴全省全覆盖;创新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地方发行地方债、企业债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或注资担保机构并完善贷款贴息制度。(来自:新华视点)

失独福音

温州失独家庭明年起享新政就医养老政府管

日前,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政策的意见》,内容涉及生活保障、就医养老和精神慰藉等。记者昨日从温州市卫计委获悉,明年1月1日起,我市户失独家庭将同步享受新政策。

年起,我省对于解决计划生育特色家庭问题就有了具体规定,此后相继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根据温州现有政策,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夫妻每人每月可领到元至元扶助金。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享受特别扶助人,累计投入达.万元(不包括并发症对象)。

而根据省出台新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夫妻每人每月可领取特别扶助金元-元。也就是说,温州部分地区扶助金标准已超过省规定要求。对此,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处副处长陈靖表示,对于温州部分扶助金发放未达标的地区,将会统一提高至省定标准,而高于标准的地区,则保持原标准不变。

意见还提出,要通过多种措施解决失独家庭老无所养、病无人陪的境况。各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为失独夫妻就医提供便利条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其提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并免除个人承担的签约服务费用。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失能、失智等生活不能自理、或70周岁及以上的,如本人有意愿,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指定公办养老机构安排和接收。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亡故后,符合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殡葬管理规定为其办理丧葬事宜。

据悉,明年1月起,可以享受政策的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以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或村委会提出申请,提供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等证明后,经审核通过、扶助资格被确认时起,即可拿到相关补助金。(来自:温州日报)

陕西:明年起失独老人可免费住养老院

失独老人年纪大了,膝下没有儿女养老怎么办?生病住院没人在床边伺候、照顾怎么办?最近,陕西省卫计委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我省失独老人和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父母,解决这些难题。

失独老人死后自愿火化给予元殡葬救助

根据省卫计委、民政厅、财政厅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和殡葬救助工作的通知》,明年起,失去生活能力且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若未再生育和收养子女,可享受养老安置。

符合上述条件的失独家庭夫妇,由户籍所在县(市、区)政府安置在当地公立养老机构生活,县级财政负责负担所需费用。愿意入住非公立养老机构的失独夫妇,花费也可按公立养老机构费用标准,由县级财政直接拨付,不足部分由个人承担。对于居家养老且生活困难、失能半失能的失独夫妇,政府也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等服务。

此外,明年起,政府还将为过世的失独家庭夫妇提供殡葬救助。失独家庭夫妇死亡后,自愿选择火化的,按每人元的标准,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建有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县(市、区),优先安排死亡的失独家庭夫妇,并减免购墓费。

失独老人还可享受意外,疾病住院护理保险

此外,最近省计划生育协会正在为列入全省失独家庭老人和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父母,以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购买意外、疾病住院护理保险,保险期限自年11月1日零时起至年10月31日24时止。保障项目包括意外住院护理、疾病住院护理、丧葬补助金和残疾补助金。

具体保险内容及标准:

因意外伤害住院就医:保险金额为元/天,赔付标准为最长90天

因疾病住院就医:保险金额为元/天,赔付标准为最长60天

意外身故:保险金额为元,赔付标准为全额支付

疾病身故:保险金额为元,赔付标准为自保单生效90天后疾病身故

因意外导致的残疾:保险金额为1万元,赔付标准为按伤残比例支付

(来自:华商报)

两大论坛

“中国老年住区百城(企业)联动计划暨养老?智库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10月17日举办的“新常态下的中国养老-—中国老年住区百城(企业)联动计划暨养老e智库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们就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方面的工作展开交流,助推养老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行业协会及各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老年住区建设有所推动,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不少。既有金融、土地、税收等扶持政策不配套的问题,也有少数项目规模过大、档次过高、空置率高的问题。未来,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养老服务网络的不断建立完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新的小区时,除了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外,配建一定比例的养老公寓也是明智选择。”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演讲中强调。

另据统计,今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己突破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以上,到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6亿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突破万。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对此,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在演讲中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关爱老年人幸福晚年,走出一条发展中大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特色之路,使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在年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国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奠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全方位的基础。”

当前,不少地方和企业商品房去库存压力大。同时,不少地方和企业为了应对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又在积极探索养老地产的开发问题。为将两者结合起来,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的提议下,联合蓝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中国太阳城集团、上海亲和源股份公司、安徽绿宝集团、中龙天驃投资有限公司、石家庄东胜房地产开发集团、蓝卡健康集团、无锡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卓达集团等单位于共同启动了“百城联动(企业)计划”并发出了倡议。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介绍,“百城(企业)联动计划”具有示范性,以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的标准和规范为样板,引导和带动一批项目的改造建设运营,让开发和运营企业少走弯路。创新性方面,该联动计划把分散在各地的单一项目联合到一起,用科学合理的开发理念把产供销营一体化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高效的共享平台,可实现从点到线到面的布局结构,实现互联网+连锁式旅居类养生养老项目的结合。

当天,在“百城(企业)联动计划暨养老e智库”启动仪式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还为部分老年住区百城(企业)联动发起单位颁发了证牌,包括蓝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北京太阳城集团、安徽绿宝集团等多家企业获得证牌。

另外,围绕老年住区项目开发与运营服务话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在题为《转型时期的老年住区发展问题》的发言中提出,国家确定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我国实际,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把重心放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上。其次,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房企应探索开发一些既含有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又含有机构养老的复合型社区。同时,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健康老人的需求,开发企业要积极主动探索开发小型化、连锁式的与养生养老旅游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产品。(来自:中新网)

国际老年专家相聚南京研讨养老服务

“让痴呆老人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这个周末,第二届爱德老年服务国际研讨会暨老年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在宁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20多名知名专家,为国内养老结构多人带来丰富的老年服务经验分享。

研讨会由爱德基金会、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老年痴呆症照顾是此次研讨会的一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