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症、心脏病比较,痴呆症的“知名度”还不够大,但危害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被医学专家称为21世纪人类的灾难。究其病机,主要是大脑中负责控制记忆与推理的区域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逐渐衰退,日常生活能力随之退化,无法参与公众活动,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最后衰竭而死亡。就发病性别而言,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据日本学者研究,以下10种女性与痴呆症结缘概率的概率尤其大:
对年节送礼馈赠非常热心者。
对上司绝对服从、对下属特别严厉者。
喜欢将功劳归己、将失败归于别人者。
对演艺界绯闻或家人闲聊话题完全摸不到边者。
不善言谈、不会讲笑话、缺乏幽默感者。
一点也不觉得猫狗等小动物可爱者。
不被同事或下部喜欢者。
对音乐、电影毫无兴趣,并对玩电子游戏嗤之以鼻者。
生活步调相当固定,每天走过的街道几乎一成不变者。
肥胖者或过于消瘦者。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者患上痴呆症的概率高出70%,过于消瘦者高出40%。
提高预警信号
绝大部分痴呆患者都错过了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机会,原因有两点:一是痴呆症的早期表现缺乏典型性;二是家庭成员疏忽所致。为此,科学家提出以下预警信号:
1.嗅觉迟钝将柠檬、香蕉和肉桂等食品放在你面前,如果你分辨不出三者的气味,被美国学者认为是可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前兆。试验显示,气味试验中出错多者的记忆损伤,比出错少者要重50%。
2.明显消瘦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近名女性痴呆症患者的病历研究发现,痴呆症患者在没有患病的21—30岁体重都保持稳定,以后差不多都出现了体重明显下降的状况,被确诊为痴呆症前10年左右往往有体重下降5千克以上的经历。解释是:痴呆症早期即可损害病人的嗅觉与创造能力,当嗅觉减退后,闻不到食物的气味,就没有胃口,导致食量下降,而创造力的丧失又使人失去烹调食物的兴趣,并开始逃避进食,两者相加,体重怎能不直线下降呢?
3.突然不讲卫生刘女士一直很讲卫生,甚至有点洁癖,家里总是打理得一尘不染。可近来家里人发现她变了,常常往地上扔纸屑甚至吐痰。家人不放心,到医院被诊断为轻度痴呆。
4.其他如衣着反常(冬天穿衬衣,夏季却穿毛衣),疑心加重(喜欢嫉妒、猜疑、妄想),睡眠节律改变(白天卧床,夜间活动),情绪改变(忧郁、欣快、淡漠或不稳定)等。
10招远离痴呆症
痴呆症尚无特效药物,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防字当头,以下10招可供参考。
1.科学进餐坚持低脂低盐、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防止动脉硬化。医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痴呆症与脑血管硬化有关,成为血管性痴呆。因此,防止动脉硬化可减少痴呆症发生。
2.补足维生素如维生素B6、叶酸可减少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阻止动脉硬化;维生素B12可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另一类型)的发生;维生素E能直接消除人体内的氧化物,保护脑细胞免受其害。因此,维生素是预防痴呆症的又一“秘密武器”。
3.坚持用脑不少老年人人退休脑子也退休,容易加速脑功能退化。正确之举是晚年仍要坚持阅读、下棋、猜谜、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以减慢老化。
4.不用铝制炊具尸检发现,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人体内铝的增多,铝制炊具无疑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5.防治便秘据专家对万余名老年人的调查证实,长期便秘可使人的智商急剧“返祖”,智力大为下降,并查明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症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主要是粪便中的氨、硫化氢、粪臭素以及吲哚等毒性物质,重新潜入血液毒害大脑的结果。故消除便秘有护脑作用。
6.多听音乐日本专家发现,音乐对脑波、血流、激素分泌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并能刺激人的各种感觉,进而活跃脑功能。
7.多做运动如叩齿运动,可增加颜面及脑部的血流量;散步或慢跑等足部运动可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手指运动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均有利于脑保健。
8.吃点补药单味中药有茯苓、大枣、麦冬、何首乌、当归、莲子、山楂等,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等,女性更年期后可以酌情补充雌激素,但都要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其事,以免弄巧成拙,补出毛病来。
9.戒烟忌酒香烟中的尼古丁、镉、铅等有毒物,酒中的甲醇等,都可使神脑神经纤维发生颗粒空泡样变性,是脑细胞的一大“天敌”,故务必“敬而远之”,以保安康。
10.心情愉悦家庭成员和睦,相互亲近、尊重与关怀,保持心理健康。
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哪里能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