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田芳
医院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助理研究员/注册营养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青年委员,亚太内视镜减重及糖尿病手术中心受训营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专业擅长:肥胖、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支持。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个人观点:营养之于健康,虽润物细无声,然日长夜增必见荣茂。
能吃饭,吃好饭——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饮食和营养照护文章首发于:医院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吃饭的节奏往往决定着老人的生活作息,围绕一日三餐,老人或照护人员便于安排其他活动;在养老机构,吃饭还是老人们很重要的社交时间。“能吃饭,吃好饭”,对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而言是重要的生活内容,而不仅仅代表活着。
认知障碍中占比例最多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占60%左右,其他常见的还有脑血管性认知障碍、路易体痴呆及额颞痴呆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因逐渐失智,容易对吃饭失去兴趣和期待;嗅觉、味觉等感官功能下降,或咀嚼、吞咽功能减退,加之身体活动减少,都会造成食欲低下;身体逐渐的失能,患者从餐盘中取用食物变得困难;对于所提供的食物,老人因失去选择或咀嚼的能力,甚至对家属或照护人员的负面情绪,都会造成进餐抵触。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老人良好的营养摄入,而营养缺乏直接缩短老人的预期寿命。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营养搭配和食物制备的建议
饮食搭配安排一条“主线”
每日固定3-5种主要食物,比如早餐安排蛋和麦片,午餐多用虾肉(或无骨的鱼)和绿叶菜,晚餐提供杂粮米粥或软面条,围绕这个主线开展搭配,这样饮食既具有稳定性(老人有熟悉感和三餐节奏感),又具有食物多样性(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取)。每天饮食搭配参考:
首先选取20%的鱼、禽、蛋、肉等,搭配40%的新鲜蔬果(可包含15g左右的坚果),再配20%的谷物(最好能有一部分全谷物),最后辅以20%的奶类和豆制品。
改变食物的风味以提升食欲
老年人食欲下降的原因很多:味蕾数量明显减少,味蕾细胞更新速度变慢,造成味觉敏感性降低;伴随着年龄变化,嗅神经及其感受器改变,嗅觉减弱造成对化学风味物质的感觉能力减退;牙齿脱落造成咀嚼能力减弱;年龄增长或药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缺乏。(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