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等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在“老年痴呆”中大约占50%。
再来做一道选择题:如果穿越到未来,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第二种是照顾阿尔茨海默病人的人,你选哪个?
是不是都不想选?然而,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将来我们可能没得选。有些数据不得不引起重视:
每3秒钟,
全球将新增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年,
全球有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年,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达到万;
年,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达到1.3亿;
每20年,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数将翻倍。
认知障碍服务地图
1哪些症状要重视?阿尔茨海默病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它发病机制隐匿,现有的医学研究仍然不能解开这个谜。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年龄、性别、睡眠、情绪、教育程度等因素相关,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脑部创伤等有可能提升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几率。在某种程度上,阿尔茨海默病也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疾病,现阶段,提早预防和早期诊断是人类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的最有效方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王涛罗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ABC”三个核心症状。“A(ActivitiesofDailyLiving)”指的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和应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降低或丧失;“B(Behavior)”指的是精神行为改变;“C(Cognition)”指认知功能恶化,包括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计算力下降等。同时,AD有以下十大危险信号:
1.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AD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如:不记得刚刚吃的什么,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等。
2.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AD能让曾经的“家务能手”不见了,如:说好的洗衣服却让洗衣机空转了十分钟,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3.语言表达出现障碍。如: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4.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如: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5.判断力受损。如: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
6.理解力下降。如:与人交流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7.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总把东西放错地儿。
8.行为的改变。如:激惹的言语和行为。
9.性格改变。如: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等,热情大方的变成计较冲动了。
10.兴趣丧失。如: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长时间地昏昏欲睡,对以前的喜好不再有兴趣。
当出现上述危险信号时,就需要警惕AD的可能,需要到认知障碍门诊就诊,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治指导了。
2如何预防?黄延焱(左三)在与患者交流
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黄延焱表示,相比于学历高的人,学历低的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更高,这是因为受教育水平高者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更多,大脑认知功能水平更高,对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从而推迟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的发生和发展。勤于“锻炼”大脑、不断学习新知识的人群,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几率比那些大脑经常“闲置”的人群要低。
第二,常与朋友聚会,多与人交流,多接触自然。人类是社交动物,与他人交流常常可以给予大脑新的灵感,激发求知欲。多与他人接触或参加社交,也可以减轻孤独和寂寞,缓解焦虑和紧张,而孤独和寂寞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良性的、丰富的环境刺激,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新生及神经突触的形成,因此,多外出活动,多接触自然,也是脑力训练的一个方面。
第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还要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食物会影响我们大脑的代谢,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建议平时多食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蓝莓、石榴、番茄、西兰花等;食用含有ω-3脂肪酸的鱼类,包括野生鲤鱼、金枪鱼和鳟鱼等;另外,鱼、家禽、瘦牛肉或大豆中的健康蛋白质具有增加肌肉和肌力的作用,在满足饥饿感的同时也提供了必需氨基酸。对体重超标者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因为肥胖也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
其次,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都可延长预期寿命,并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至于运动方式,你可以选择走路、逛街、溜娃、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游泳、球类运动等体育运动。相比于集中的大强度运动,平时零敲碎打短时间的有氧训练来得更有效。
3如何治疗?黄延焱说,尽管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尚未明确,但是根据目前研究发现的病理特征有:如脑内Aβ沉积形成“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脑葡萄糖代谢紊乱、脑神经元及其突触丢失导致脑萎缩等。
医院PET中心的相关分子探针技术,可以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可以高达80%,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领域,目前人类医学技术及临床研究结果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很多的药企及科学家并不气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王涛介绍,对于治疗药物,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部分拮抗剂两类对症治疗的促认知药物是AD治疗的主要手段。
好消息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发,由上海市精神卫医院牵头组织的甘露寡糖二酸钠(GV-)III期临床研究于年7月17日揭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糖类多靶点和多机制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另外,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是可逆性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剂,II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已获得主要疗效指标ADAS-Cog和次要疗效指标的阳性结果,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期望在未来几年会不断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新型治疗AD药物研发成功,造福百姓。
金海岸工作室
作者
左妍
图片
医院
编辑
陆佳慧董群力
星标☆小新了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