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NHK电视台25日消息,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认定为全球最长寿老人的日本老人田中力子已于4月19日去世,田中力子出生于年1月2日,今年1月已满岁,她本想挑战明年活到岁。
年,45岁的田中力子因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胰腺癌”。胰腺癌凶险,死亡率极高,但田中力子接受了一次手术后,胰腺癌从未复发过,彻底治愈。
到田中力子岁的时候,又被诊断为大肠癌。后来她坚持选择手术,并在岁高龄下,她竟然顺利完成了手术!
年3月9日,田中力子以岁零66天的年龄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证为“全球在世最长寿老人”和“全球在世最长寿女性”。
田中力子的一生坎坷不顺,她的丈夫和大儿子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生育有四子,三个都走在她的前头。田中力子生前居住在日本福冈市的一家养老院。亲属表示,老人最爱喝碳酸饮料,吃巧克力。
田中力子逝世后,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当地时间4月25日确认,法国安德烈修女(SisterAndre)现在正式成为在世的“世界最长寿老人”,年龄为岁73天。
这位老人曾在第二次世医院担任助理,照顾孤儿和老年人。她坦言自己每天早上都吃巧克力,而且每天喝一杯酒。她认为巧克力和波特酒是她长寿的秘诀。
去年她曾感染新冠,三周后痊愈,至今身体状况良好。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索长寿秘诀,中医讲究养生,“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锻炼身体……”。在现代医学中,上升到遗传基因、表观遗传学等层面。
但是,饮食,一直是学者研究最多、普遍公认的长寿影响因素之一。
01
饮食对长寿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
日本是著名的长寿国家,全世界预期寿命最长,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4.2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6.4岁。
日本学者曾经从饮食角度来解答日本长寿的原因,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研究科公众卫生学专供公众卫生学分野的研究,超过9万人参与了关于项食物频率的问卷调查,并且坚持随访近20年。
日本饮食,一般指多吃米饭、味增汤、海藻、黄绿色蔬菜、鱼类、绿茶,不常吃牛肉、猪肉。
研究发现,日本人常吃的7类食物可能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
比如:米饭类:精米、糙米、胚芽米;味增汤:味增(发酵的大豆)汤;海草:裙带菜、海带、紫菜、褐藻;渍物:咸菜、梅干(酸梅干)、泡菜(韩国泡菜);黄绿色蔬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青椒、西蓝花、生菜、菠菜等;鱼类:鲤鱼、白肉鱼(鲷鱼、比目鱼、鳕鱼等),蓝背鱼(沙丁鱼等),红肉鱼(金枪鱼、鲑鱼,鲤鱼);绿茶。
但是,延长寿命的原因,不是食物,而是这些饮食习惯降低了日本人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等疾病死亡风险。
年,日本还不是全球长寿冠军,它是经合组织中脑血管死亡频率最高的国家,心脏病和中风的数字超过世界水平。
日本后来能克服脑血管疾病的困境,除了医学治疗水平提高,与日本饮食习惯在转变有关系。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ThomasTruelsen指出,日本对肉类和乳制品消费较少,动物性食物(肉类等)匮乏可能促使日本脑血管死亡率暴跌。
不过,完全禁肉也不可取,因为肉类可以提供心血管所需的胆固醇。一项纳入名英国人的研究显示,素食者对心脏病有超常的抵抗力,但容易发生中风。
02
抽烟、喝酒也能长寿?
田中力子喜欢吃甜食、喝碳酸饮料,但依然活到了岁。有的人一辈子抽烟、喝酒、爱吃糖,却依然能活到90岁。
众所周知,吸烟、喝酒以及甜食饮料等是众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等。这不禁令人疑惑:难道这些不良习惯对他们的生命没有影响?
家族遗传基因
有些人长寿是因为家族中有优秀的长寿基因,由家族遗传和家族几代人健康生活所积累下来的。而且没有什么东西能削弱这种基因优势,包括任何饮食、行为。
德国有一项研究,比较了位逾百岁德国老人与位年纪较小者的基因组成,结果发现百岁老人组频繁出现名为SIR2的基因变异。该研究检视名逾95岁日本老翁的基因,结论相同。
表观遗传学因素
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压力、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自己的基因表达,并体现在身体状况上。
比如:限制食物热量可降低衰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减少多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这是因为,有研究数据显示它可以通过影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RNA剪切来延缓衰老导致的表观遗传变化。
比如:二甲双胍是出色的抗衰老药物,二甲双胍通过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调控HATs、HDACs和DNMTs等多种表观遗传酶的活动。
心态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强调心态。愉悦、积极的心态会让人们有更强的免疫力,从而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也很快恢复。
因为焦虑、工作压力、暴躁等等患上癌症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中医、医院的门诊中,医生除了开药,常苦口婆心劝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03
长寿老人爱喝碳酸饮料
是否能打破长寿定律?
有一种叫做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忽略了被筛掉的关键信息。
那些抽烟、喝酒活到80岁、90岁是少数的幸运者,但幸运现象会被认为是普遍现象,因而会忽略一件事:那些早早离世的人数远远高于这些幸存者。“死人不会说话”,因此,在调查统计中常常忽略相对较早离世的数据。这也导致,我们总习惯用个例证明某些事。
比如:有人认为,别人抽烟、喝酒、吃甜食都能长寿,说明这些因素可能并不影响寿命。
上文提到,基因优势会让人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健康的体质,生活习惯对寿命的影响比其他人小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拥有这种强大的基因,也并不是所有人能在优渥环境生活,并且快乐、压力小。
回顾田中力子生前,除了爱吃甜食和碳酸饮料,她还喜欢下棋。按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的说法,田中力子每天早晨6时起床,白天学习数学、练习书法。玩奥赛罗棋是田中消磨时间的一大爱好。
“她已经是奥赛罗棋高手,经常击败养老院的人。”奥赛罗棋作为一种益智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有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
我们知道,很多百岁老人的器官和大脑神经元功能良好,神志清楚不糊涂,行走利落,从遗传和进化上看老年人类长寿的基础非常好。
而且,据家属说,田中力子一生坚强,平素心态愉悦,生活积极。尽管新冠肺炎肆虐,日本管控严格的情况下,她也能快乐的生活。
由此看来,对于田中力子来讲,吃甜食、喝饮料只是个小小的破坏因素,但并不能改变她自身体能的健康储备。
来源:医学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