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最后是苏大强让我们都哭了。
从追这部剧开始,心里就一直带着一股气,原生家庭的隐患像把刀一样扎心。可我们总被骨肉血亲的伦理束缚着,无法挣脱,矛盾是难免的,嫌隙是必然的,但无论过程如何难堪,相亲相爱的大团圆都是家庭一直执迷追求的宗旨。
《都挺好》就是一个充满不公和矛盾的家庭,他们我们整个社会里一个个家庭生活的缩影,带着让人愤懑的情绪,我们把满肚子的苦水和怨言,吐出来了。我们就还要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做和睦的一家人,原谅了,宽容了,生活还在继续。苏大强就是那个让全家人都生气的因子,而明玉就是家里的受气包。所谓能者多劳,明玉在这个家中用苏明成的话说就是“财大气粗,心狠手辣”,就算十八岁就和苏家断绝关系,受了无数的委屈,可最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她操办,无论是母亲的葬礼,老宅的售卖,两位兄长的工作,甚至他们的家务事,都要明玉帮忙操心,对家人的宽容苏明玉做到了,而且她做得很好。
犹记得苏母那句“你是个女孩,将来我们也不用你养老”,到头来,苏大强还是由明玉牺牲了工作来一心一意照顾着。而苏母那句话真是够讽刺的,就连她的葬礼最后还是苏明玉一手操办出了所有钱。苏母引以为傲、出国留学的大儿子愣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给母亲送终,那个一直备受疼爱的二儿子明成就更加不用说了,除了啃老,还是个典型的月光族,口口声声说自己多么爱母亲,却从来为母亲做过一件孝顺的事。家庭的悲哀或许就是如此吧,往往长辈早期最苛待的孩子,待到晚年时是最有良心和孝心的。
常常有人说“养儿防老”,才有许许多多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植于千千万万家长心中,他们对生儿子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对儿子会赡养年迈的自己更是深信不疑。个人看来,这种想法是非常可笑的。一个家庭本身的思想和教育就存在严重的问题,溺爱儿子,苛待女儿,上梁不正下梁歪,试问这样的家庭又怎么能培养出孝子?如果儿子都能为父母养老,那现实就不会有那么多孤独守候的老人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家长本身的思想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的影响我们不言而喻。可现实总有许多人会带着对儿子的偏执,对女儿的偏见构建一个个家庭坟墓。
《都挺好》仿佛是在告诫我们,一个家庭对子女公平对待,是掐灭许多矛盾的根本途径,而和睦,是一个家本该有的样子。
明玉在经受了诸多委屈之后,仍然没有对父亲弃之不理,往日的恩怨都散了,剩下的全是好好陪伴父亲的心意。父亲苏大强也在折腾了子女之后想通了,开始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却在老年痴呆症的攻势下变得恍惚。
苏大强记忆力开始衰退,对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楚,不知道是因为曾对明玉一直心存愧疚还是他清醒前的幡然醒悟,总之,老年痴呆的他对给明玉要买本练习册准备中考的事情耿耿于怀,他糊里糊涂又美滋滋带着习题册回老宅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好父亲的模样。
明玉看到痴呆的父亲,看着那本因争执而撕坏的习题册泪流满面,这么多年想要的情亲和温暖如愿以偿,她是幸福的。那一刻,她确信父亲心里是疼她爱她的,即使这一份感动来得有些晚,但正是她最渴望的,能体验到就足够了。
苏家的成员都带着我们的影子,生活还在继续,家人需要宽容和理解。无论何时,你需要温暖,家一直都在你身后。苏大强给明玉带来的感动正是很多家庭都会有的事,给观众带来的更是深刻的反思和感触,大结局那一幕,我们都为他们的亲情而流泪。
最终明玉对家里的恨该是放下了,苏大强作为一个父亲给他的温暖,让她放下了对母亲的成见,她站在老宅的门口,想起了母亲也曾为她撑腰,也曾疼爱她的样子,那一刻的明玉发现苏家真的都挺好的,,只是后来的积怨让她忘了那份关爱与呵护。
后来,为着亲情的温暖,我们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