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妻妾成群的民国风流,蔡锷在当时的政要圈里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了。
比如说,袁世凯一生娶的妻妾就有10个,段祺瑞有妻妾7人,东北王张作霖有妻妾6人……
蔡锷的女人不多,明媒正娶的夫人有2个,还有一个红颜知己——青楼女子小凤仙。
原配夫人刘侠贞
蔡锷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今邵阳市)一户裁缝家庭,一家人靠着父亲蔡正陵做小生意来过日子,生活比较贫寒。
蔡锷5岁的时候,他们举家搬迁到了湖南洞口县山门镇,结识了山门镇的一个小财主刘辉阁。
这个刘辉阁不是那种肥头大耳的土财主,相反地,他十分亲和,尤其喜爱聪敏伶俐的蔡锷,他还让蔡锷到刘家的私塾里读书。
正所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刘辉阁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搞慈善的。他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非亲非故的孩子,主要是因为他想将蔡锷招为自家的女婿。
刘地主有个9岁的女儿,叫做刘长姑。虽说比蔡锷大上四五岁,但也不影响两家定下了娃娃亲。
这场婚约,也改变了蔡锷的一生。
得幸于刘地主的栽培,蔡锷12岁就考中了秀才。16岁时,蔡锷考入了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17岁时赴日留学。
年,22岁的蔡锷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准备与刘长姑履行婚约,正式结为夫妻。
蔡锷虽说接受了新式思想的洗礼,但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内心十分清楚,若不是刘家的资助,他不可能有今天。
娶人家的女儿,不仅是责任,也是他的良心。
没想到,新婚当天,刘长姑宁死不嫁,不知道是她心有所属了,还是她打心底瞧不起蔡锷,总之,这个婚是结不成了。
刘家父母急得团团转,这说好的婚事突然撂了挑子,说出去不是打自家的脸嘛!
就在这时,刘长谷的妹妹站了出来,她决定代替姐姐出嫁,来化解这场尴尬风波。
这位代嫁新娘,就是蔡锷的原配妻子——刘新英。
刘新英的仗义之举,让蔡锷深受感动,他认为妻子“既侠且贞”,于是便为她改名为“侠贞”。
婚后的两人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刘侠贞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蔡蔡菊莲。
但这种团圆的日子并不多,蔡锷是个有抱负的人,婚后他依然选择了外出求学,刘侠贞则在家侍侯公婆。
聚少离多的日子,刘侠贞没有丝毫抱怨,她常年在湖南伺候自己的婆婆、照顾年幼的女儿。
蔡锷归国后任职广西,将刘侠贞接了过来,后来调往云南,又把刘侠贞送回湖南。
年,蔡锷当上云南都督后,刘侠贞想去昆明跟蔡锷相聚,但蔡锷的母亲年纪大了不愿意折腾,刘侠贞只好陪着婆婆在老家。
此后,直到蔡锷逝世,刘侠贞都没和他见过面。
蔡锷病逝以后,刘侠贞心中悲痛和遗憾,此后余生,她一直住在湖南老家,没有再嫁,一直到年左右病逝。
二夫人潘惠英。
如果说蔡锷的原配夫人是嘘寒问暖的踏实心安,那么,二夫人潘惠英则是花前月下的你侬我侬。
年,蔡锷在云南领导了昆明起义,建立了云南军政府,他也因此成了云南都督。
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蔡锷的手下们开始给领导物色女人,毕竟,堂堂的一个云南都督,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这面子还往哪儿搁呀!
最终,这些操碎了心的下属们,给蔡锷挑选了一个获得大伙儿一致好评的女人,她正是潘惠英。
潘惠英比蔡锷小12岁,出生于士绅之家,长得那叫一个白净漂亮。最重要的一点,她接受过新的思想教育。
这种教育经历,和蔡锷非常相似,也注定了两人的高度契合。在国破山河的年代,两人心中同样为自己的国家危亡而担忧。
年,18岁的潘惠英嫁给了时任云南都督的蔡锷。
潘蕙英聪慧过人、娇小玲珑,蔡锷意气风发、志在报国,两人结婚时,在当时一度被传为佳话。
潘惠英虽然也不是蔡锷自己结识然后处上的女人,可是感情却很好,远非刘侠贞可比。
对蔡锷而言,潘惠英是他的灵魂伴侣。在潘惠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民国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蔡将军的柔情蜜意。
他在给她的家书中,写了对她的思念与绵绵情意,如“别经三月,相年弥笃”,“昨接来书,慰我良多,借谂玉体清吉”,“贤妹及老三较前稍觉丰腴”。
仅看书信,你绝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将军的笔墨。这活脱脱地是个陷入相思之中的小青年啊!
后来蔡锷病重,潘惠英陪蔡锷共赴日本求医,可最终蔡锷还是病逝了。这对知己鸳鸯从此阴阳两隔。
蔡锷去世的时候,潘惠英也只有20岁出头,年纪轻轻的她,竟用余生缅怀早逝的丈夫,她决定守寡一生,终生不再嫁。
忘了介绍,潘惠英给蔡锷生下了二子一女,分别是:长子蔡端(族谱名蔡泽琨),次子蔡永宁(族谱名蔡泽珂),女儿蔡淑莲。
蔡锷死后,潘蕙英就带着3个孩子去了云南,靠着教书来养大孩子们。
年,朱德邀请潘蕙英一家迁往北京居住,被朱德视为亲人。
年,潘蕙英因子宫癌去世,享年62岁。
绯闻女友小凤仙。
普珍园的名妓小凤仙,是公认的蔡锷的第三个女人。
年8月,袁世凯成立“筹安会”,丝毫不再掩饰自己称帝的想法。
袁世凯看出蔡锷对他并非忠心耿耿,而是对他当皇帝持反对态度时,他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他离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
当时蔡锷住在北京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无聊之时,常常化装成商人模样,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寻欢作乐。
当然,这只是蔡锷的一招“缓兵之计”。
他必须让袁世凯对自己放松警惕,这样他才可以逃离北京,开始真正的反袁计划。
而麻痹敌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堕落”。
于是,蔡锷开始变成虚浮浪子,经常逛青楼,去八大胡同沉迷酒色。
他的贤内助也打响了配合战,蔡锷喝得酩酊大醉的每个夜晚,他的公馆内都能听到女人撒泼骂人的震耳欲聋。
就在蔡锷逛青楼的期间,他结识了小凤仙。
那天,蔡锷心内烦闷,就打算随便出来走走,他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像高消费的大少爷。于是,妓院老鸨就把他带到小凤仙这里。
那时候,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她第一次见到蔡锷,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
小凤仙本名朱筱凤,原是浙江的旗人,她的母亲是偏房,作为庶女,小凤仙也受尽了家中长母的脸色。
小凤仙的母亲后,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后来将她押给了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
年,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不久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北京,在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成为民国初年红极一时的名妓。
蔡锷与小凤仙的交往,可以说是十分磊落的。不仅他的夫人知道小凤仙的存在。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就连蔡锷的女儿都耳熟能详。
在蔡锷女儿蔡淑莲的回忆录中,父亲曾主动介绍小凤仙给潘惠英认识。
“一次,我父亲蔡锷带我母亲潘蕙英去京城戏楼看戏,父亲指着一个观众席上衣着朴素,面容佼好的女子给我母亲看说:‘你看那个女子就是筱凤仙。’
母亲仔细打量了那个女子,只见她衣着佩饰都很朴素,人也安安静静的,毫无奢华张扬之感,我母亲就觉得筱凤仙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蔡锷与小凤仙再怎么浪漫,也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他真正在乎的,还是他的二夫人。
也许有人会说,蔡锷与小凤仙在交往中,或许是动了真情呢?
至于有没有动情,蔡锷早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蔡锷在离开北京后,他没有给小凤仙写过一封信,也没有给她发过一封电报。
他与小凤仙谈恋爱,目标不是为爱停留,而是为了逃离北京。
说得残酷点儿,小凤仙不过是蔡锷用来迷惑袁世凯的工具人罢了。
反观小凤仙,她的真心是显而易见的。
在蔡锷病逝的公祭中,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离开公众视线后,小凤仙嫁给当时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二人生活多年,却没有留下后人。
新中国成立前夕,50多岁的小凤仙二度嫁人,嫁给了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
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年去世。
小凤仙成名于上海,走红于北平,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爱国义举,先后编成电影《知音》。
蔡锷英年早逝,实乃遗憾。但他一生中拥有两个优秀的好女人,却又是一大幸事。
这世间诸事,唯情之一字最妙,也唯情之一字最苦。这两个女人,在同一个乱世里,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又同时为了他熬尽了自己的余生。纵观名士风流,妻妾成群又如何?有二位夫人如此,蔡锷此生,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