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搁哪儿了找不到了;昨天才一起聊天的邻居一下子就是想不起名字了;这个常用的字怎么写来着……上了年纪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健忘”困扰。有人会说老啦就是这样子的,比如我爹,照样乐呵乐呵丢三落四过日子;也有人会担心这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什么病?
“老年痴呆症”正式的名字叫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化疾病,换句话说,就是大脑这个机器里面的零件损坏,于是没法正常运作了。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短期记忆功能退化,难以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很难学习新的事物。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丢失方向感,情绪易波动或抑郁等等。最后记忆功能和运动功能严重丢失,甚至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任务。这个病不直接致命,病人通常死于外部原因而非病症本身,比如走失,摔倒,无法自己进食,感染肺炎等等。由此可见,对这一病症的过分担心固然不必,但是患病了却不自知或是不以为然是很危险的;对病症的及早确诊并给予病人专业的看护是极为必要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专业名称的拗口,人们日常习惯使用“老年痴呆症”这一称呼,甚至一些专业的医护人员也是如此;然而这个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说法给病人和家属都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家庭因此刻意回避,不仅延误就诊时机,更影响长期的日常护理。年10月曾有多家媒体联名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为老年痴呆症正名”,我国卫生部发言人也表示已有专业机构对此展开审定工作。
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几率跟年龄有非常大的关系。随着年纪增长,得病的比率显著升高。在超过70岁的老人中,有大约10-20%的老人有阿尔茨海默症。在年龄超过85岁的人群中,接近百分之四十的普通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而如果有家族病史的话这个比例则高达近百分之八十!
医生能确诊吗?
是老了还是病了,自己琢磨总归是猜测,被困扰医院检查。可是医生能够准确的告诉我答案吗?我不得不顶着锅盖说:阿尔茨海默症目前只有在病患死后取大脑组织做病理分析才能够完全确诊。主要的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
怎么办?是不是找不到答案啦?您先别急。从年第一例报道的阿尔茨海默症到现在,这一百年来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医生提供了一系列相对准确的医学方法,用于估测出现记忆力障碍的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医生一般会首先详细了解求医者身体健康综合状况、已有病史、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近期行为和性格方面的变化,并会对求医者进行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同时还会做血样和尿样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其它病因。由于病症中后期患者脑部组织萎缩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指标,常规检查还有脑部扫描,如核磁共振(MRI)和计算机断层扫瞄(CT),除了检测大脑萎缩外,也是为了排除例如脑血栓或者脑部肿瘤等其它可能的病因。医生往往需要重复这些测试以观测病情的发展情况。由于这些诊断方法依靠的是对过往病例的经验总结,通常对病症中后期的判断比较准确。而早期患者行为方面的症状不明显,并且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测试会受到被测试者教育程度、性格、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此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
病了自然是越早确诊越好,对病情控制和病人医护照顾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近期临床测试提出了一种新的生化测试指标:脑脊液分析。通过从脊柱中提取脑脊液,寻找其中的目标蛋白(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再结合脑成像检查,医生可以估测有记忆障碍的病人是否已经处于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症。
年轻人也会得老年痴呆症?
截至年的统计,全世界有大约三千六百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百分之九十六的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人。那么是不是年轻人就不用担心了呢?别忘了,还有那百分之四的患者。至今被发现的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年仅27岁。
阿尔茨海默症跟遗传基因有很紧密的联系。简单的说,如果你的家族里面尤其是直系亲属里面曾经有人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那么你患同样病症的几率就比同龄人要高,这从前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很明显的体现。相关性研究已经发现了大约20个基因会增加人们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而遗传学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发病时间在40岁以前(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都属于家族遗传。建议通过个人基因组测序看看是否有已知的致病基因突变。如果有突变,患病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大了,最好尽早找相关医生咨询如何延缓病症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