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治疗护理

警惕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糊涂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6949.html

阿尔茨海默病,这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减轻病情、延缓发展。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万痴呆患者,其中万是阿尔茨海默病。65岁被认为是“分水岭”,此后每增长5岁,患病几率增加1倍。

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此次宣传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当天,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开展了主题义诊。

跟广东卫生在线一起,看专家给出的防治建议。

▲义诊现场

老糊涂?警惕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

家中老人总是忘事,刚做完就不记得了,打过招呼转身就忘,或反复问同一个简单的问题;平时挺精明的人,突然判断力降低;在家门口也能迷路,目光茫然;老担心家里有小偷,喜欢藏东西,但又很快记不住放在哪儿了……

当家中长者逐渐出现这些状况,别急着责备其“老糊涂”,也可能,他们是生病了。

“偶尔犯一两次糊涂,可能是老人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好,但如果经常如此,或发现老人出现明显改变,如行为异常、性格异常、认知异常等,要考虑是阿尔茨海默病,医院就医。”中山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晓红教授介绍。

医学上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机制,可以评估老人是否出现了认知障碍,且可以通过PET和脑脊液检测两项技术对β淀粉样蛋白、磷酸化Tau蛋白进行检测,明确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每周一下午开设了认知障碍专科门诊,疑似患者可前来就诊。”陈晓红建议。

就诊率仅19.51%常被误认为自然衰老

65岁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水岭”,之后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几率将高出一倍。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老人有患病风险。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临床最年轻的患者不超过40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

她还谈到,全球获批上市的药物数量有限,且仅能部分改善症状及延缓疾病进展,但无法逆转或治愈,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并不是毫无预兆。研究显示,在老年痴呆症症状出现的前11~15年,就有认知障碍迹象发生。影像学检查还发现,症状出现前3~9年,内侧颞叶改变发生变化,而内侧颞叶与记忆相关。

但现实生活中即便有蛛丝马迹,人们往往也难以发现,直到出现记忆丢失。

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指出:60岁及以上居民老年痴呆症知晓率39.02%,54.3%照料者认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是自然衰老。老年痴呆症患者就诊率仅19.51%。

远离这些高危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机制受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

仅有不到0.5%的病人有家族史,即为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系统老化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增多,是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为男性患者2倍。

但除了这些不可干预的高危因素,还有一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低教育程度、膳食因素、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高血糖、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头部外伤、心理应激、老年期抑郁、全麻手术等。

建议肥胖人群控制体重,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血压和血脂。饮食上,除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多吃一些健脑食物,如核桃、鹌鹑蛋等,多吃蔬菜水果。

陈晓红特别提醒:多参加社交活动,保障充足睡眠,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开朗的情绪,对预防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也大有裨益。所以,除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很重要!

记者

岳超群

编辑

尹蓁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甄晓洲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zlhl/14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