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收回豆制品健康声明
不仅在中国,豆制品在日本,韩国和其它许多亚洲国家都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肉类蛋白的健康替代品,豆制品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年,美国的FDA甚至批准在市场上售卖的豆制品产品包装上可以附一个健康声明:“每天食用25克的豆制品,作为低胆固醇和低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这个声明对于-种豆制品产品在美国的快速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十八年后的年,FDA竟然收回了豆制品产品的健康声明授权。收回健康声明的授权在FDA历史上是第一次。原因是从年到年,科学家针对豆制品完成了上千组科学研究。大量研究的结果说明,豆制品有益健康的说法证据不足。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达到1.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FDA能够采取这样的举措,肯定会受到这个价值60亿美金的巨大产业的阻力。FDA能如此做,至少说明FDA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豆制品吃多了或会让大脑萎缩
我们先重点来看看豆制品和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的怀特研究员和同事于0年发表过一篇文章,用比较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这样的结论:中年时期大量食用豆制品,和老年以后的大脑萎缩认知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拉夫堡大学科学家Hogervorst于8年在《老年痴呆和老年认知障碍》期刊发表了另一个流行病学的研究。这次被研究的群体是位印度尼西亚52-98岁的中老年人。科学家得出和美国的研究类似的结论,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与记忆力变差有直接关系。这个研究考虑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中国人的情况会不会和美国日裔以及印度尼西亚人不同呢?年英国拉夫堡大学和新加坡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完成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研究数据来自于名中国上海的50-95岁的老人。数据采集的方法相当严谨,统计分析时考虑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蔬菜和水果的消费等各种因素。特别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把豆制品的影响和蔬菜水果的影响分离开来。研究结论是,豆腐消费和认知能力成反比关系,而肉类与蔬菜的消费和认知能力有正比关系。用普通人的话来说,豆腐吃多了大脑变笨。多吃肉类和蔬菜可以更聪明。豆制品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关联机制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多数人认可的理论是豆制品中的异黄酮(大豆植物雌激素)最有可能是罪魁祸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豆制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其它物质,如甲醛和铝的污染,以至于伤害到中枢神经。机理虽然还不是非常清楚,但从美国到印尼到中国的各种流行病学的研究,足以让我们怀疑豆制品对大脑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这些病也要少吃豆制品
患有以下疾病者都应当忌食或者少吃豆制品:(1)消化性溃疡:豆制品嘌呤含量高,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整粒豆中的膳食纤维还会对胃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虽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但可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2)胃炎: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也不要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肠胀气。(3)肾脏疾病:肾炎、肾功能衰竭和肾脏透析病人应采用低蛋白饮食,为了保证身体的基本需要,应在限量范围内选用适量含必需氨基酸丰富、且含非必需氨基酸低的食品,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豆类含非必需氨基酸较高,故应禁食。(4)糖尿病肾病: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当病人有尿素氮潴留时,也不宜食用豆制品。(5)伤寒病:尽管长期高热的伤寒病人应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但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为预防出现腹胀,不宜饮用豆浆,以免产气。(6)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可饮用高碳水化合物的清流质,但忌用能刺激胃液和胰液分泌的豆浆等。(7)痛风:痛风的发病机理是嘌呤代谢紊乱,以高尿酸血症为重要特征。在急性期要禁用含嘌呤多的食物,其中包括干豆类及豆制品,即使在缓解期也要有限制地食用。(8)半乳糖及乳糖不耐受症:由于这些病人体内缺乏与半乳糖和乳糖分解、代谢有关的酶,在饮食上应忌食含乳糖的食物。豆类食品中的水苏糖和棉子糖在肠道分解后可产生一部分半乳糖,所以,严重患者应禁用豆制品,以免加重病情。(9)苯丙酮酸尿症:这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依靠食用特制的低苯丙氨酸食品来控制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浓度,同时注意禁食或少用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等。豆制品和心血管疾病
传统的观点是豆制品可以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后续的许多研究证明这个结论是不成熟的。起码,大豆蛋白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证据是不明显的。FDA在年的声明中说:“我们对证据的审查导致我们得出结论,大豆蛋白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FDA授权的健康声明的严格标准。”而且,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的健康一定是有好处的。有一些降低胆固醇的方法实际上对健康是有害处的。豆制品和乳腺癌
由于日本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很低,而且豆制品中的异黄酮与雌激素的结构相似,于是很多人认为大豆制品可能可以预防乳腺癌。不过,这种关联性的证据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因果关系。因为美国的其他一些地区的试验无法验证同样的结论。有一些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大豆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而另一些实验室的试验显示大豆中的异黄酮素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4年的一个5年的追踪研究显示服用大豆异黄酮素造成子宫内膜增生,也是乳腺癌的前兆。延伸阅读
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胆固醇的含量却比较低。黄豆还含有4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
如果把黄豆炒、煮、爆后食用,人体对它所含营养的吸收率只有50%左右,一半都被损失掉了。因为黄豆里有一层薄而结实的细胞膜包着它含有的营养成分,不把这层细胞膜破坏掉,营养成分就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黄豆里还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它如果没有被破坏,又会妨碍人体内胰蛋白质的消化利用。过多地吃炒、煮、爆的黄豆,往往会感到肚子发胀或者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泻,原因就在这里。
黄豆制成豆制品后,里面的细胞膜和胰蛋白酶抑制被破坏了,它的营养成分就容易为人体所吸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也不受妨碍了,所以,豆制品的营养相对黄豆来说更好一些。
哪些算是豆制品?如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腐乳,腐竹、豆浆,豆豉,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火腿,素鸡翅、素鸡、千张、油豆腐、臭豆腐、豆花、大豆耳、酱油等等。
作为一种建议:中年朋友们,可适当控制豆制品的摄取量。老年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可能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的老人,更要尽量避免吃过多的豆制品了。每周吃两次以上豆制品可能对中年人的脑健康有害。千医万语综合自未名脑脑谈焦虑抑郁大众寻医问药的参考